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揭秘长平之战,秦国和韩国之间的战争,究竟是如何纠缠到赵国加入的?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战役,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长平之战,秦国和韩国之间的战争,究竟是如何纠缠到赵国加入的?

长平之战是古时候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秦国名将白起在长平与赵军发动了毁天灭地的进攻,坑杀赵国数十万士兵,这场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直接影响到了战国后期的势力划分。

这场战争中赵国错误的估算了战场形势,坚持正面进攻的路线,最终在秦国的挑拨离间下让赵括代替廉颇,变防守为主动进攻,最终酿成大祸,此战过后赵国元气大损,秦国统一之路再无阻拦,同样长平之战是古代军事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歼灭战争。

赵国原本是战国七雄之一,完成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赵国国力大增,军事实力远超其余各国,曾经还派过使者潜入秦国考察地形,企图从函谷关进发攻打秦国,秦国处于西侧,秦穆公时期开始崛起,等到秦昭襄王主政的时候,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加紧统一的进程。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本国国土的联系,韩国国君认为无力救援,因此就想放弃上党郡,贡献给秦国作为退兵的条件,但是长期镇守在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想将国土拱手让人,因此就联合部下擅自决定将上党郡十余座城池交给赵国。

消息传到赵国,赵王惊喜交加急忙找来诸多大臣商议对策,起初平阳君认为上党郡是个烫手山芋,冯亭此时献地,无疑是为了挑起秦赵两国之间的争端,如果贸然接受势必会与秦国产生摩擦,对本国不利。

然而赵王不想放弃,又找来平原君问话,平原君坚持认为上党郡十重中之重,赵国曾久攻不下,如今有白得的机会为何不要呢?赵王点头同时又问:“秦国武安君白起骁勇善战,如果拿了上党郡,秦国必定会派武安君来攻,又该如何抵抗呢?”

平原君胸有成竹的说道:“武安君的确勇猛,但是廉颇将军同样擅战,即便野战不能取胜,防守战完全可以抵御住白起的进攻”,于是赵王拍板,拿了韩国的上党郡,同时派廉颇把守,防备秦军恼羞成怒进攻。

就这样原本是韩国与秦国的地盘之争,转眼间就成了秦赵两国之间的大战,赵国拿了好处,也被迫卷入到战争中,要说赵王也考虑到了秦国的实力,既然答应出兵,自然就做好了相应措施。

上党为天下脊,地势高险,《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而且位于中国东西部的交汇处,自古就是战略要地和兵家必争之地。

更不要说,在战国末期,对于双雄争霸的秦赵两国,上党更是两国布局的棋眼。

由于上党地区地形的优势,可以直接对东西两侧的平原进行俯冲。

秦国一旦得到上党,赵国起家的大本营晋阳,乃至国都邯郸,整个华北平原都将直接面对秦国的兵峰威胁。

而赵国一旦控制上党,则可以居高临下威胁秦国的重镇安邑,借此复制当年的,轻松横扫秦国的河西之地。

因此,在上党的地缘特色之下,西侧的秦国很难攻上去,东侧的三晋也很难杀过去,因此也就在这里形成了胶着的态势。

如果把上党之于中国,放大到整个欧亚大陆,就会发现“上党高原”与欧亚大陆的中心,伊朗高原非常的相似。在古代,无论是地中海文明向东扩张,还是黄河文明向西扩张,基本都是打到伊朗高原为止。

因此,上党地区被赵国控制,秦国将面临“一马平川”,就像在伊朗的威胁下,特朗普在中东的能源布局将受到严重的制约。(这也是特朗普背后犹太势力、石油势力以及军工势力所不能接受的)

而上党地区一旦被秦国控制,赵国的腹地将直面威胁,就像伊朗一旦失控,则平坦的中亚五国势必难守。

因此就像上党的地位一样,地缘中心的伊朗,自然也就会成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的“世界岛”。在和平的时期,各大势力都会向其中伸手维持平衡,而一旦国际开始矛盾激化,这里也将会是矛盾爆发的主战场。

就像前些年,伊核的美中俄英法德六方,都在伊朗有利益,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同样,战国时的上党,也分别控制在秦赵魏韩四国手里,形成了均势。尤其是国力最弱的,反而控制了上党地缘优势最大的那块地。

这也是因为韩国不仅臣服于秦国,同时又与赵国魏国同出三晋,有着血脉的关系,因此最险峻之地由最弱也最容易控制的韩国掌控最为平衡。

这种围棋棋眼对于战略平衡有着事关重要的作用。就像当年我军打赢的上党战役,成为国共和谈中最重要的筹码。同样,这种战略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卷起东西方之间巨大的地缘冲突,1953年开启的美苏冷战,就是因为伊朗一边倒而爆发。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音:加,裨将的名)。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六月,赵军失利,被秦军攻破赵军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坚守在营垒里不出去应战。于是,秦国军队发起强攻,夺下赵军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名赵国尉官。

赵军数战不利,赵国的主将廉颇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因此,赵孝成王认为廉颇坚壁不出是胆怯的表现,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实际上,廉颇准备以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而两军长期相持,对于远征千里的秦军来说,实际上意味着走向失败。秦军历来善于突进急击,只有速战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势一旦受挫,往往就会导致士气的凋败和进攻实力的摧折。秦军主将王龁长期求战不得,秦军所面临的高山夜寒,粮草不继,士卒病伤等不利条件,都使他为久困长平而深深忧虑。

当赵军初战失利时,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商议,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不如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议和。而虞卿则认为如果秦国决心攻打赵国,和议难成,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和议才有成功的可能。但是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前去秦国议和。虞卿一再劝谏,说“郑朱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

赵孝成王最终没有采纳虞卿的谏议,郑朱到了秦国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于是赵国的处境孤立。

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坚壁不敢战,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谏阻,派赵括去接替廉颇为主将。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赵括统率一部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赵括到任后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又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

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便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令军中严守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

在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不问虚实,就命令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但是赵国的军队无法攻破坚固的秦军营垒。

白起命令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

白起又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数战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以待救援。

秦昭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就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

于是,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国军队因无主将指挥,40万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白起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45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秦军也伤亡大半,国内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