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韩信到底如何死的?韩信死的到底冤不冤?韩信被杀的原因单纯就是功高震主吗?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帮助刘邦扫平天下一统大汉的不二功臣,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刘邦评价他“战必胜,攻必取”,萧何赞他“国士无双”,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那么,韩信到底怎么死的?韩信死的到底冤不冤?

汉十一年,汉高后掌握了韩信谋反的证据,于是跟丞相萧何商议,如何智擒韩信,商议以定,萧何到韩信府上诓骗韩信,“皇帝凯旋,群臣都已到皇宫中表示祝贺,你淮阴侯虽然病了,但也应当前去祝贺一下。”韩信狐疑,莫非刘邦果然拿下陈豨了?难怪我派去跟陈豨接洽的使者还没回来。既然皇帝已经凯旋,我韩信名列列侯,理应前去道贺,于是跟着萧何去了未央宫。

当韩信的双脚完全迈入长乐宫之后,武士立马冲过来,不由分说,当即绑了韩信,送到长乐宫钟室,被吕后斩杀,而后三族被夷。以上就是司马迁对韩信之死的记载,载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或许因为司马迁没有记录韩信的具体死法,所以后世的民间野史、演义作者就放飞想象的翅膀,虚构了“三齐五不死”,并让吕后在不违背“三齐五不死”的情况下,杀死韩信,非常地戏剧化,完美的演义小说套路。所谓“三齐”,一语双关,一是韩信曾经受封齐王,而齐国七十称又称“三齐大地”,所以韩信是“三齐王”;二是“与三样齐”的意思,即“与天齐”、“与地齐”,“与君王齐”。

所谓“五不死”,又称“五不杀”,即无论韩信犯下什么样的重罪,在五种环境下不能杀,“五不死”的说法有很多种,一种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光不死”、“见铜不死”、“见铁不死”。刘邦在定陶汜水之阳即皇帝位后,韩信便被改立为楚王。既然已不是齐王,就不存在什么“三齐”了,而韩信被杀的时候,连王都不是,只是列侯,所以吕后更不用顾及什么“三齐”了。

虽然没了“三齐”,但还有“五不死”啊。为了不违背“五不死”,吕后充分开动了脑筋。用布袋包裹住韩信,而后将韩信悬挂于大钟之内,让一群女子用竹签,把韩信扎死。如此一来,既见不到天,也见不到地,还见不到光,在布袋之内,也见不到铜与铁。实际上,这只能是小说家的演绎。

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君王,都会树立贤明的形象,而赏罚分明便是贤明的一个条件,如果君王许给臣子“免死金牌”、“丹书铁券”之类的东西,就等于承认自己不会赏罚分明,等于承认自己不是一个贤明的君王,所以“免死金牌”这一类的东西,从来都不存在于正史当中。

作为开启两汉四百年江山的帝王,刘邦也一直在打造贤明的牌匾,因此不可能向韩信许诺“三齐五不死”。虽然司马迁的《史记》中并没有具体记载韩信的死法,但班固却在《汉书·刑法志》中写下了韩信的具体死法,如果班固记载的没有差错,韩信的死法可是比传说中的被一群女子用竹签扎死惨多了。

“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彭越、韩信之属皆受此诛。”以上是班固的记载,大概意思是,汉初虽有约法三章,但对于死刑,还是有夷三族的令,夷三族的具体刑罚是“具五刑”,彭越、韩信都是这么被诛杀的。

什么是“具五刑”呢?先是黥面,而后割鼻,之后砍掉双脚,再用竹条抽死,然后割掉脑袋悬挂示众,最后把尸身剁成肉酱,拿到菜市场上卖掉。不过,吕后称制的元年,这样的刑罚便被取缔了,所以司马迁会说汉高后时期“刑罚少用,罪人是稀”。

韩信被杀的原因单纯就是功高震主吗?刘邦的功臣们可是有大把大把的活着,或许,韩信的这些缺点才是他致命死因。

一、缺乏忠心:韩信起初投靠项梁,项梁死后,顺理成章跟着项羽混,项羽让他做了郎中,时常跟随项羽,多次献计,项羽却不采用。韩信眼见没有机会上位,就趁着刘邦被封为汉王入蜀的机会,又投靠刘邦,不过也是默默无闻,机缘巧合之下,靠着夏侯婴的推荐,他成了治粟都尉,但是依旧没受多少重视。快到南郑的时候,韩信寻思着不受刘邦重视,又逃跑了,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回来就直接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韩信此人并无忠心可言。

二、居功求赏:当刘邦在荥阳、成皋一带与项羽苦苦相持之际,韩信攻下齐国。刘邦没有等到凯旋的韩信前来相助,而是等到了韩信派来的使者,以齐国伪诈多变为理由,要求封赏为齐国假王。赤裸裸的要挟,刘邦自然大怒,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下才应变骂道:“当什么假王,男子汉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于是派张良前去封赏韩信为齐王。

可以说,这个齐王是刘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封给韩信的。乃至后来,刘邦撕毁鸿沟之约时,与韩信、彭越约定追击项羽,却被放了鸽子,自己也被项羽又一次打败,才在张良的建议下,重新许诺封赏大片土地给韩信和彭越,这才换来韩信和彭越的出兵,一起会师垓下,消灭了项羽。

三、卖友求荣:项羽身边的大将钟离眛,与韩信原本就熟识,关系不错。项羽失败后,钟离眛逃亡投靠韩信,希望能靠韩信的庇护以活命。韩信作为楚王,巡视时军队规格都很高,有人便告发他谋反,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打算通过巡游云梦泽以放松韩信的警惕,拿下他。

这点韩信自然不知道,还以为刘邦是来抓西楚余孽的,于是,听从了身边人的建议:用钟离眛的脑袋来博取刘邦的欢心。这韩信也不想想,刘邦一来你就杀钟离眛,早干嘛不杀?这样反而更让刘邦不爽!钟离眛在说了:“你韩信不是什么有德行的人!我死了,你也离死不远了!”这样精准预言后,自刭而死!韩信提着钟离眛的脑袋面见刘邦,得到的就是被制服后带回雒阳贬为淮阴侯。

四、口无遮拦: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就常常称病不上朝。闷闷不乐,对周勃灌婴这些开国功臣表现的很看不起,羞于和他们一起朝列。甚至有次被樊哙跪拜迎送,大呼“大王”的时候,依旧说出:“生乃与哙等为伍!”这样看不起人的话。一日,刘邦与韩信聊身边将军的能力大小,说到自己时,问韩信:“像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陛下不过能带兵十万。”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说:“我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不管韩信如何解释这次问答,一贬再贬还没学会低调的他已经注定结果了。

韩信,缺乏忠心、居功求赏、卖友求荣、口无遮拦,这4个缺点就注定了,不管谁当皇帝都不会放心这样的人,尤其是打仗如此厉害的!越厉害威胁越大!韩信两次被告谋反,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他说话,下手的还是他的伯乐萧何,也足以说明韩信做人的失败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