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怎么当上的皇帝,他的一生中有哪些功绩?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被后世称赞的君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怎么当上的皇帝,他的一生中有哪些功绩?
赵匡胤的是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在公元960年的时候呢,发动了陈桥兵变,国号宋朝,她先后灭了南唐荆南后蜀南汉。赵匡胤的父亲呢是赵弘殷,少年的时候是非常骁勇善战的善长骑马和射箭,由于,后唐时期作战有功,非常受唐庄宗的信赖,嗯,在武汉的时候又是,军队的指挥使,后来周太祖郭威起兵推翻了,后汉建立的后周之后,赵红军又在郭巍和周世宗柴荣手下效力,相互的人体系的第一军指挥使然后统帅禁军的部队,赵匡胤20岁的时候,嗯,她是长的特别雄伟,非常有气质的一个人,他学习起码射箭又会武功,在他同龄人之间都是非常出类拔萃的。
有一次呢,他直接飞身跃上一匹没有龙头的烈马,马狂奔。撞上了城墙上的,道路,就被撞到门框上摔下来了,嗯,围观的人都以为他那个脑袋都已经撞得粉碎,但是过了一会儿就见到他直接而立,直接就跳上了马背继续奔驰而走,当时呢,他的父亲过去的一些好朋友都是非常有权势的,赵匡义就去投奔他们,他经常受到他们白眼对待,其中最好的一位算是奉阳节度使王彦超了吧?给了他十几贯钱,就把他打发了,他在最惨的时候曾经靠在街边设赌局来维持生计。
后汉初年时,他在全国各地四处游历,但是没有找到地方住下,就在一座寺庙里随便住了下来。寺庙里面有一个老和尚,精通于算命,老和尚对他说“我用我的全部家当来帮助你,你从这向北走会有好事发生的。”
他听了老和尚的话往北走,投身于郭威的军营下,并且参与了对抗节度使的战役,多次建立了战功。之后郭威称帝,因此建立了后周,赵匡胤在朝中担任了要职且地位不断在提高。显德元年的时候,他被提拔为执掌禁军。这一年,北汉,契丹两地的军队一起进攻后周,在之后的战役中,他屡次建立了不错的战绩,官位也在不断上升,不断被提拔。
第七年元月一日的时候,后周宰相听说北方民族要一起带兵南下,他不分真假就急急忙忙的让赵匡胤带着军队往北去抵御敌人进攻。第二天,赵匡胤带着军队连夜前往距离都城开封二十多公里的陈桥驿,开始实施兵变的策划。
当晚,他的比较亲近的一些下属在士兵中发表言论说“当今国家的皇帝太弱小了,我们在这里为国家拼死拼活的也没人知道,还不如推翻他,让赵匡胤当皇帝,再往北出征。”听了这一席话,士兵的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赞同。第二天士兵们趁着时机把皇帝穿的衣服披在假装睡着的赵匡胤身上,接着,众人跪在地上拥护他当皇帝,之后他立马带着兵变的军队回到了都城。看守城门的将领也是他的亲信,知道事情原委后立马打开城门让他进去,接着便占领了都城。赵匡胤随即夺取了帝位,掌控了大权,后改国号为宋,将都城定在开封,就建立了宋朝。
国家建立之后,他看到现在各种势力正在雄起,时刻都有威胁国家稳定的危险。他对身边的宰相说:“我现在晚上连觉都没法安安稳稳的睡了,因为我脚下的这片土地都是别人的,都是从别人手里夺过来的,不是真正属于我的,我得建立一些新的东西来更好的完善我的国家。”在宰相的帮助下,他在军事方面改善了军队制度,重新编制了军队,经济上发展了生产,政治上巩固了统治。他还决定发动战争来实现完全统一的目的,于是在建隆三年的时候,安排了军队在卫西,还有边疆地区守卫,同时选择了几个据点向南发起攻势,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帷幕。
他当了皇帝后,进行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的措施。
赵匡胤还是个孝子贤兄。赵匡胤对待父母十分孝顺,他的母亲杜太后临终时,交待他将来去世前,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即所谓“金匮之盟”。
而赵光义在赵匡胤打天下的过程中,一直鞍马相随,拼命辅佐,兄弟感情也非常不错。于是,赵匡胤当了十几年皇帝后,在去世之前,果然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不负母亲的重托,不负兄弟的深情。
赵匡胤做皇帝也有自己的底线。962年,也就是赵匡胤当上皇帝的第三年,他安排人刻了一块碑,立于太庙寝殿的夹室里,取名“誓碑”,碑文大意有三层:一是要善待后周皇帝柴氏家族;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是子孙有违背此誓的,天打雷劈。
赵匡胤规定,以后凡有新皇帝登基,一定要到寝殿去焚香跪拜,默读“誓碑”,谨遵誓言。这个誓言,保证了后周皇室的安全,保证了读书人说话的权力,保证了言路的畅通。这就是赵匡胤做皇帝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他处理即位前后所有事宜的原则,是他处理内政外交的原则,也是他给继任者交待必须遵守的祖训。
做皇帝其实很容易,一言九鼎,九五之尊,开口就是法令,挥手就会人头滚滚,但是,做一个有仁慈、通情理、懂敬畏的皇帝,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是赵匡胤与其他皇帝不同的地方,也是让人十分敬佩的地方。
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分裂,一次是南北朝,另外一次就是五代十国,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的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赵匡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