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大量铸币 与西门豹治邺有无关系?
对平首桥足布,钱币学者均认为是战国中晚期魏国的铸币。这种布的特点是:双足以弧档相连,就像拱桥一样,因以命名。布为平首圆肩,也有方肩的。计重以“釿”为单位。有半釿、一釿、二釿之别。因此也称为,“釿布”。
魏国自三家分晋以后,列为诸侯,要算是最强盛的国家了。它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又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魏又称“梁”。魏文侯(魏斯)注意网罗人才,任李悝为相,支持变法改革,兴修水利,积极奖励耕作,生产发展很快。魏国经济发展,大量铸币,与西门豹治邺有很大关系。
魏文侯令西门豹为太守治邺(今河北临漳县一带),这是兴修水利,鼓励耕作很成功的一件大事。西门豹在邺开了十二条水渠,使漳河的水灌溉庄稼,不少荒田变成了良田。
网络配图
西门豹治邺,在《史记·滑稽列传》上有记载。西门豹一到邺,就问民疾苦,对曰:“邺三老、廷椽(掌教化、刑狱的乡官)常岁斌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西门豹治邺首先是从破除迷信开始的。“河伯娶妇”的故事很有名。讲的就是西门豹移风易俗、发展生产的故事。他一到任,只见该地满目荒凉,人烟稀少,一片凄惨景象。他意识到要搞点调查研究。问了许多老百姓,都说是:“河伯娶妇”闹出来的。原来,附近的漳河,经常泛滥,乡官和县吏勾结,利用巫术,搜括百姓。每年他们得钱数百万。其中二三十万用于所谓“河伯娶妇”,其他都和巫婆等瓜分了。这就是这里凄凉景象的根源。
西门豹了解“河伯娶妇”的全过程:每到春天,巫婆到处搜寻美女,看哪个贫苦人家的女孩长得好,就成为聘娶的对象。少女打扮之后,放在苇子编成的小船上,送到河里,随风浪飘去,船和新妇就翻到水里,被河伯娶走了。传说要不让河伯娶妇,河神恼怒,洪水就把邺城淹没。为稳住河神,不叫他兴风作浪,才有河伯娶妇之举。老百姓都怕河伯娶妇,纷纷背井离乡,逃难到别处。
[page]
老百姓说出这里凄凉景象的根源。西门豹思索了片刻,就对老百姓说:下次河伯娶妇,他也参加。
到第二年春,河伯娶妇那天,县吏、乡官和豪绅已会齐等候。西门豹也带着随从来了。只见几个小巫,族拥着一个老巫婆,来到现场。仪式开始,西门豹下令要看看新妇。巫婆从幔帐里搀扶出一个少女,满面泪水,西门豹打量一眼,对巫婆说:“这个女孩长得太丑了,请你到河伯那里去一趟,告诉他两天以后再选一个美的来。”他的随从不容分说,就把巫婆抛到水里。等一会,不见巫婆上来回话。西门豹又说:“派几个徒弟再去打听。”又把几个小巫抛到水里。许多时,仍不见上来。西门豹又对乡官们说:“女人不会办事,还是请一位乡官走一趟吧,以免得罪河伯。”于是照样把一个乡官抛到水里。西门豹装作虔诚的样子,静静地等待,还不见人上来。他用眼一扫那些县吏和豪绅,这些坏蛋吓得“扑通”跪倒,磕头碰地,血流满面,连说:“饶命!”西门豹说:“河伯正款待他们呢,你们先回去吧!”这帮家伙抱头鼠窜就跑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提河伯娶妇的事情了。
网络配图
西门豹用了巧妙的手法,戳穿了迷信骗钱害命的卑劣手段,大快人心。然后,他发动群众,开凿水渠,使两岸农田得到灌溉,年年获得丰收,流亡在外的人,也慢慢都回来了。
从邺城这个魏国的一个邑,就可以看到魏国的经济形势。生产发展,社会繁荣,货币的需求量必然增加,魏国也就大量铸币。战国时,魏国富强,就表现在人民生活富裕,铸币量增多。当时魏属各邑,都铸了不少桥足布。如安邑、甫反、阴晋、安阴、卢氏、山阳以及虞、垣、晋等釿布。距邺城较近的共邑(今河南辉县)也铸有共半釿桥足布。此外,还有魏国最早铸行的“共”字圜钱,等等。
铸币铸地之多,反映着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也是当时魏国各城邑间,以及诸侯之间经济密切联系、商品交换关系日益发展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