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战国时期,强大的魏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呢?

在战国时期,魏国不仅率先展开变法,更是成为战国前中期的霸主。在对外战绩上,魏国在辉煌时期连续击败秦国、齐国、楚国等大国,一跃成为三晋的中坚力量。当然,魏国的强大,也因为继承了春秋时期晋国的衣钵和丰富资源。虽然魏国的衰落是被齐、秦、楚的共同打击而导致的,但是,魏国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也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那么,强大的魏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呢?

首先,回望整个战国时期,人才的走向往往对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其中,虽然很多人才的出生地不是魏国,但至少来到了魏国这个地方,并且希望在这里建功立业。比如商鞅孙膑,而这两个人从魏国离开,分别来到了秦国和齐国,并促进了这两个国家的强大。由此,在笔者看来,很多人才从魏国流失出去,恰恰说明这个国家的精英太多了。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岗位,也即留给这些战国精英发挥的空间是有限的。庞涓统领了魏国的军马,自然不希望孙膑也来插一脚。所以,既然魏国没有施展的空间,那就去秦国、齐国、楚国等大国吧。

其次,在战国时期,一个国家能不能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潜能,和君主也是存在很大的关系。对于魏国来说,早起的魏文侯注重招纳天下贤人,开创了魏国的霸业。但是,等到魏国走向强大后,往后的君主在识人用人上就差了档次,再加上朝中小人奸臣的陷害,更是导致了吴起、孙膑、范睢乃至信陵君魏无忌等人的出走。与此相对应的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几乎个个是对人才礼贤下士,如同曹操一样,保持着对能人的渴求态度。

再者,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魏国是当时天下的中央和交通中枢,并且魏国所处的黄河流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早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由此,不管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人才,还是百家争鸣时代下人才的流动,基本都要从魏国走一下。但是,不好的一面是,身为四战之地的魏国,经常要和齐国、秦国、楚国等国家打仗。而稍微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或许会明白,四战之地的国家难以保持长期强盛。特别是在东临强齐,西临暴秦,北赵南韩,隔韩拒楚的战略形势下,魏国的对外扩张受到限制,也会限制魏国人才的发展。

最后,魏国国君敬贤却不能用贤,比如对孟子这样的人,很尊敬你,但是绝对不会用你。而秦国之所以强大起来,这与秦国国君善用人才、重用人才存在直接关系,商鞅一个外来户,秦王竟然完完全全放权给他放心改革,太子犯法真的与庶民同罪,如果没有秦王的鼎力支持,商鞅的变法显然难以成功。

文/情怀历史

(漫谈东周列国志:二百一十)

: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