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要是当年选择他来继承皇位 也许清朝也不至于灭亡的那么快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鸦片战争前,清皇朝的封建统治已腐朽衰落,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危机重重;其实如果道光当初眼力准点,选对接班人,也许大清国运不会如此。
在道光留下的五个儿子中,哪个最有能力呢?毫无疑问非恭亲王奕欣莫属了。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訢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其孙溥伟袭封恭亲王爵位。
奕欣是道光的第六个儿子,可惜道光选择了更听话的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到了皇城外,咸丰居然跑到热河,留下奕欣独自应对;八国联军攻打清朝时咸丰居然又一次带着慈禧跑到了山西。为什么后世之人喜欢明朝而讨厌清朝。朱棣可以为了抵御外敌迁都与北京,崇祯皇帝在国亡家破时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自缢在煤山上,这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咸丰没有,但是血性的奕欣确有。
奕欣历经三朝,他出谋划策打败太平天国,力挽狂澜解救了清朝的危机。有人说他崇洋媚外,其实并不是,他深知清朝的不足,所以重用李鸿章发起洋务运动,开拓晚清的新式外交,兴办军事、工业和学校,迎来“同治中兴”,为大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奕訢作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名王重臣,主张学习外国科技以加强中国军事实力,外交上主张保持与欧美大国的和平,支持开办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军事工业,成为清朝洋务运动的中枢首脑。在其任职中枢期间,清朝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以及西部各省的回民叛乱。他为中国近代工业创始和中国教育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也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建议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正式外交机关,使清朝外交开始步入正轨并打开新局面。
然而他命运坎坷,他支持慈禧太后北京政变,得到了委以重任的报答,但随即而至的是慈禧太后的不安和打击。后期他在统治集团内部浮浮沉沉,意志消沉,无所建树。
咸丰死后,奕欣联合慈禧掌握了实权,但是却被慈禧独揽大权,处处受到慈禧的掣肘,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如果道光传位于奕欣,由他来统治清朝,给他一定的时间清朝很可能会强大起来,八国联军就不敢打清朝,那就更没慈禧什么事了,清朝也许可以续命多年,就是不知道续命后的清朝对中国的发展是好还是坏。
恭亲王是精通东方外交艺术的老手。他总是将外交对手放在假定的情境中去认真研究,而不是放在具体的问题上。他既高傲又谦和,既粗鲁又文雅,坦率而有节制,有时办事迅速有时拖拉磨蹭,显得既有心计又脾气暴躁——所有这些特点都根据他的需要,按照角色的变化随时转换使用。他成功的最大秘诀在于他能够事先判断出需要妥协的时机。他不断转换面具并不说明他是个优柔寡断之徒。隐藏在众多面具之后的恭亲王在认真琢磨着对手,判断对方的意图政策,再决定自己的对策。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他丝毫没有妥协投降的迹象,显得积极对付,毫不屈服。正当他的对手集中全力要发动最后一击的时候,对手会发现恭亲王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满脸微笑的谦卑的伙伴。 作为所谓的“防御外交政策”——中国迄今为止只有这一政策——的领导者,恭亲王显得出类拔萃。帝国中还没有人像恭亲王那样明白帝国可能的未来和帝国自身的弱点。帝国活着的人中还没有人像恭亲王那样富有经验,担当重任……实际上,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恭亲王是政府政策制订的主心骨,也是执行这些政策的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