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了戒色竟然想出这样的“妙招”
晚清时期,汉人逐渐显现出自身的才华,曾国藩作为一个成功逆袭的名臣,他身上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的名臣,靠着他的处世态度赢得了朝廷对汉族大臣的最高荣誉。曾国藩能有后来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他的人生中不断总结得到了,他后来把自己做人和做事的方式方法融进了一本叫《曾国藩家训》的书里,他要告诉自己的后人如何经营自己,无论站在那个角度看待他留下的这本书都非常值得大家去思考。
我们今天看曾国藩的时候,有时也只是看到了他成功的结果,其实曾国藩的成功是自我修炼的结果。30岁前的曾国藩也是脾气非常大的,稍稍有点不快就会和同事大打出手,30岁以后的他才收敛了他的脾气。曾国藩为了戒色,想了一个笨办法。这个笨办法是什么呢?曾国藩后来的领悟都是在他阅历和性情改变后出现的。对于色的看法,他也经历了一次蜕变,作为一个男子有这方面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曾国藩曾经在做官的时候觉得自己妻子老了容颜不再了,他就对下属的小妾有了想法,可是等他回到家中后又逐渐清醒,觉得这会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在有些野史当中记载了曾国藩因为和烟花女子有染出现了身体的不适,因为程度较轻后来就好了。可是到了曾国藩40岁的时候他觉得色这个东西太害人了,自己要想办法好好调整下,否则会让自己难以自拔。曾国藩虽说后来地位也越来越高了,同样他看问题也越来越深刻了,什么事情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曾国藩觉得如何让自己不陷入色这个漩涡中很关键。他戒色的方式其实非常的简单,但是现在人却很难做到。到底曾国藩是如何戒色的呢?他的方式就是把个人的重要精力放在每天的工作和学习上,好让自己每天都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期待,这样每天都会处在一种忙碌的状态下,这样状态一直维系着会让人没有别的心思去想别的事情。他为了在实际中做到这一点,他时常给自己写警告,在警告当中提醒自己不要被不该想的事情去过多的费神,一旦有了邪念就诅咒下自己,好让自己重新清醒起来。曾国藩的这个方式让我们今天看起来会感到很惊讶,因为戒色需要坚定的定律,一旦思想的大坝被邪念冲垮维护是相当困难的!
曾国藩这种类似“修行”的方式让他后来的内心越来越平静,感悟也越来越多,做事也越来越谨慎,自己在动荡的年代落了一个善终,同时还能受到国家和后人的赞誉,曾国藩的做法是值得大家借鉴的。
在道光十四年曾国藩考中了举人之后。道光十五、十六连续两次会试都名落孙山。在道光十八年曾国藩第三次会试中式,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一等第三名,后由道光帝拔置为第二名,改翰林院庶吉士。曾国藩以一介布衣寒士跻身于翰林院,实现了“鲤鱼跃龙门”的理想。进入京师以后,他并未沾沾自喜,而是为自己立下了君子之志,即“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当时不过是三十左右的青年,却以达到千百年来读书人所追寻的最高理想境界为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修身计划,称为“日课十二条”,内容有: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五、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六、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七、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八、谨言:刻刻留心。九、养气: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十、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十一、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的功课。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年轻的曾国藩乐观地相信,所谓本性不能移完全是虚妄之语,人的品行可以改变,就如同流水一样,导之向下则无孔不入;人的情趣就像禾苗一样,加之阳光雨露则能健康成长。事实也证明,从年轻到年中,曾国藩的改变很大,品行也改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