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最顶尖的十大谋士排行榜,你熟悉几个?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其主公出谋划策,最后立下了不世之功,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军事遗产。战争的成败除了将领的指挥外,运筹帷幄之中谋士的出谋划策似乎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古时的谋士:相当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常以“门客”、“军师”、“幕僚”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时甚至以死相报。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十大谋士都是谁。
十、际会风云,平定海宇——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明朝开国元勋。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元朝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精象纬之学,乡人皆夸他有前朝魏征、诸葛亮之才。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闻刘基之名,礼聘而至,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封刘伯温为宰相统管国事。刘伯温勤廉于政,他制定各种法律,统一税粮政策,纠正冤假错案,惩治贪官污吏,一系列举措将大明国治理的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刘伯温鞠躬尽瘁,可朱元璋疑神疑鬼,总以为这些大臣并非忠心,于是火烧功臣楼,昔日功臣只有少数生还。刘伯温寒心直至,又偶染风寒,便以此告假,朱元璋并没批准,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刘伯温吃了御医开的药并没好转,反而越发严重,几乎不能自由活动,朱元璋于是遣人送他回乡。不久,刘伯温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便向儿子交代了后事,并让儿子待自己死后将那本天文书呈给皇上,并关照刘氏后人不得学习这门学问。最后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一代名臣自此消失。
刘伯温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也。”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朱元璋评价他“(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九、蕴负鼎之雄才,蓄经邦之大略——赵普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此人自幼学习政治,乃是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也是北宋的开国功臣。赵普读书虽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赵普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宋太祖赵匡胤的掌书记。赵普的能力突出,言谈举止颇有智慧,逐渐得到了赵匡胤的赏识,慢慢地成为了赵匡胤的幕僚。著名的“陈桥兵变”就是在赵普的指挥下进行的。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以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问赵普之策。赵普献计以杯酒释兵权,从而分化职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后来,赵普的政治才华逐渐显露出来,被升任为宰相。但官居宰相的赵普逐渐专制,并以权谋私收受贿赂,被降职并调出军师。开宝九年十月,宋太祖驾崩,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不久,便封赵普为宰相帮助处理政事。后来,赵普又外调任武胜军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雍熙三年春,宋太宗攻打辽国,战事迁延,久未班师。赵普听闻,再三上奏宋太宗班师回京休养生息。宋太宗感念其功劳,又拜其为宰相,至此赵普三次为相,辅佐两代君王。
淳化三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听到消息后非常震惊悲痛,说道“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响与朕尝有不足,众所知也。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于是痛哭涕泣,左右大臣都非常感动。宋太宗追赠赵普为尚书令,追封真定郡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宝庆二年,宋理宗赵昀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崇德阁,赵普位列其中。
八、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在四川地区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现代仍有头戴白布的习惯,据说就是为诸葛亮戴孝,历时一千多年。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建安十三年,刘备败走夏口,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诸葛亮为孙权分析局势,巧用激将法,劝孙权联刘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刘备趁曹操北归之机,听从诸葛亮之计,夺占荆州,平定荆南四郡。
建安十九年,刘备攻打成都,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诸葛亮留关羽留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溯江而上,攻克巴东,与刘备会师成都。刘璋被迫出城投降。诸葛亮受任为军师将军。诸葛亮治理蜀地,崇尚严刑峻法,有怨气的人很多。法正对诸葛亮援引汉高祖进关中后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的故事,希望能宽容治理。而诸葛亮却认为法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认为如今形势与秦末不同,刘璋昏聩无能,自从他主政蜀地以来,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而且不修德政,威刑也没有。蜀地的大族,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渐被大族的专擅所替代。所以我如今实行严刑峻法,就是为了纠正这种政治形势。
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告终。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至此,完全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制定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汉延康元年,曹丕篡汉自立。群臣劝刘备登基为帝,是为蜀昭烈帝。刘备任诸葛亮为丞相,同年张飞被害。蜀章武元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二年刘备兵败夷陵,撤退至永安。至章武三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托付后事,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大小政事,刘禅皆依赖于诸葛亮。
蜀建兴三年春,诸葛亮率军南征,深入不毛之地,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十二月班师成都。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建兴四年至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李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制度的实际设计者,其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李斯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但在米仓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后来李斯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迅游时候于沙丘暴卒,宦官赵高胁迫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其子李由仍将兵在外,不久,与项羽、刘邦战于雍丘,大败,被义军斩于雍丘。
《史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六、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范蠡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南阳五圣”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为财神。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周敬王二十四年,吴越两国发生了槜李之战,吴王阖闾阵亡,从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二十六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无锡太湖马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为了实施灭吴战略“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使西施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勾践灭吴后,范蠡带了西施,悄悄出齐门,到了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搭了几间草房子,隐姓埋名。范蠡为了保住性命曾三迁其地,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他写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在收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而范蠡却早早料到这一点逃得性命。鸟尽弓藏自此以后便成为了一个成语,后代诸多名臣都以此为警戒。
范蠡来到齐国后,努力耕作,兼营副业,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的贤明能干被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宋国陶邑,操计然之术以治产,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
司马迁评价他:“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就连苏轼也说:“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
五、战必胜,守必固,此非查天时地利,安能迩忽?——管仲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父亲管庄是齐国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导致管仲生活很贫困。为了谋生,管仲做过当时认为是微贱的商人。游历许多地方,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齐僖公三十三年,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后公子小白登上君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就请鲍叔牙任齐相。但鲍叔牙称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齐国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齐桓公不计前嫌,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以此来表示对管仲的重视和信任,后拜管仲为相,称为“仲父”。
管仲任齐相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值得一提的是,“尊王攘夷”政策使齐桓公的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管仲也被称为“华夏文明保护者”。
管鲍之交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孔子曾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司马迁这样评价管仲:“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恒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四、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
张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曾和苏秦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张仪和苏秦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诸侯。
苏秦说服赵肃侯,而得以去游说各国诸侯实行合纵联盟,但他担心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苏秦找不到一个能派往秦国的合适人选,于是他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于是张仪前往赵国请求会见苏秦。苏秦故意却对张仪不理不睬,用仆人和侍女所吃的饭食招待他,并且当众羞辱张仪。张仪本以为苏秦是旧交,可以求得好处,谁知反受羞辱,一气之下,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在张仪离去后,暗中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 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说:“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秦惠王想要攻打齐国,但是齐楚两国已经合纵,秦惠王不免有些担心。于是,秦惠王派张仪出使楚国游说楚怀王。张仪来到楚国后,楚怀王暗讽张仪“这是个偏僻之地,你大驾光临有什么要指教我的?”,张仪游说楚怀王如果和齐国断绝来往,秦愿意和楚结为兄弟,赠给楚土地六百里和美女,秦楚通婚,两方都能得到好处。楚王接受了张仪的游说,楚齐解除了盟约,并派人跟张仪去秦国要土地。齐国对楚国的不仁义非常愤怒,愿意和秦国邦交一起攻打楚国,最终楚国大败,又割让城池。
秦惠王贪心不足,想要楚国黔中一带,想用自己的土地来交换,楚王对张仪怀恨在心,愿意献给楚国黔中,但是要张仪交换。秦惠王不忍让张仪去楚国,张仪反倒自告奋勇到楚国。张仪来到楚国后,楚王打算杀了他解恨。楚王有一宠妃和靳尚的关系不错,靳尚和张仪又有交情。靳尚对郑袖说秦王要进贡美女给楚怀王,郑袖就会因而失宠。郑袖一听,一定要把张仪救出来让他回秦国,结果在楚怀王耳边把利害通通讲了一遍,楚怀王最终释放了张仪。
张仪并没没有直接回秦国,而是再次游说楚王,说两国和亲,永结邦交,最终楚怀王背离了合纵和秦国交好。张仪离开了楚国,开始游走在其他国家之间,用智慧和口才最终游说了韩王、齐王、燕王、赵王,各个国家之间奔走,最终诸侯国都愿意与秦交好。
张仪就这样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王十四年,张仪返回秦国,还没走到咸阳,秦惠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秦武王从作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害怕被杀死,于是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苏秦曾评价张仪:“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司马迁也评价他:“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三、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张良
张良,字子房,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张良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册封为留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韩国的灭亡,使张良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张良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并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巡,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然而,被大力士击中的只是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时常换乘座驾,秦始皇幸免于难,十分恼怒,下令缉捕刺客,但因无从查起,后来不了了之。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良尝间从容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後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张良本想投景驹,途中正好遇上刘邦。两人相见如故,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决定跟从刘邦。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发挥。
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刘邦由于采纳了张良的计谋,从奉楚怀王之命西进,到进人关中,迫使子婴投降,历时仅一年,保证了军事上的顺利进展,从而赢得了时间,终于比项羽抢先一步进入关中。后来张良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终于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
陈平曾评价张良:“智足决疑,量足包荒,才足折冲御侮,德足辅世长民,皇帝从筹,百僚允若,炎汉万民之鸿庥;辟谷仙游,功成身退,乃平生心事之了了。元勋之首冠也。”太史公司马迁评价他:“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
二、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吴王阖闾三年,阖闾与伍子胥商议,准备向西进兵。这时,伍子胥“七荐孙子”。在隐居时,孙武已经写成《孙子兵法》。他带着自己所著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暗自赞叹。吴王任命孙武为吴将。吴王阖闾七年,吴国采用孙子“伐交”的战略,策动桐国,使其叛楚。然后,又使舒鸠氏欺骗楚人说:“楚若以师临吴,吴畏楚之威势,可代楚伐桐。”十月,吴军乘楚人不备击败楚师于豫章;接着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吴王阖闾九年,吴军采取孙子”因粮于敌”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继续追赶。最后在孙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
阖闾去世后,由夫差继位,他立志要报仇雪恨。孙武、伍子胥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军队,经过三年,吴的国力得到恢复。
勾践三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吴军由伍子胥、孙武策划,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点上火把,向越军袭击,越军很快大败。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一、王者不得则不兴——姜子牙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商末周初人。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此即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源。
姬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姜子牙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姜子牙辅佐姬昌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姜子牙的基本策略。姬昌为政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姬昌死后,姬发即位。姜子牙在时机成熟时,向姬发提出伐纣建议。姬发于是通告诸侯共同征伐,组成伐纣大军。战幕一揭开,姜子牙亲率少部精锐为先锋在前面挑战,随后姬发率领大队人马攻击商纣王的军队。商军人多势众,但士卒与商纣王离心离德,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姜子牙引姬发入殷都朝歌,诏告天下商朝灭亡,周王朝诞生。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