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权臣多尔衮有多厉害?立下了不世之功,为什么最终死后遭清算?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权臣多尔衮有多厉害?立下了不世之功,为何最终死后遭清算?
1612年11月17日,多尔衮出生,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母亲是大福晋阿巴亥。阿巴亥有三个儿子,个个都能征善战,多尔衮尤其聪明,擅长骑马射箭,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皇子之一。
1626年(14岁),努尔哈赤去世,阿巴亥被逼殉葬。本来并不无优势的四皇子皇太极,运筹帷幄,从诸多皇子中脱颖而出,夺得了皇位。此后,多尔衮跟随皇太极,四处征战,几乎参与了所有重要战役,成为一位杰出的将领。
顺治七年(1650年),清朝开国的第一功臣,一代枭雄多尔衮,在其三十九岁的时候英年早逝。
纵观多尔衮的一生,尽管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并且在大清的朝堂上呼风唤雨,但是在诞育子女上,多尔衮的成绩确实是乏善可陈的。终其一生,多尔衮仅仅是在崇德三年(1638年),由其一位出身于朝鲜贵族的小妾为其生下唯一的女儿,即爱新觉罗·东莪。而东莪自然也没有逃过皇家女儿成为政治工具的命运,以远嫁蒙古、缔结政治联姻的结局收场。
多尔衮有实力在皇太极死后争夺皇位,在于他手上的兵力,他自己是正白旗旗主,他的同母弟弟多铎是镶白旗旗主,同母哥哥是多罗武英郡王,都是能征善战的主,而多尔衮自己更是有谋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十六岁那年跟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军功被皇太极赐以“墨尔根戴青”的美号。
在后来与大战中,多尔衮经常亲自冲锋陷阵,自己冲在前面,有一次被的军队炮火夹击,几乎被击毙,在一次次战斗中,多尔衮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在多尔衮招降汗部众的时候,得到了蒙元的,多尔衮将玉玺呈献给皇太极,群臣奏请皇太极上帝号,皇太极称帝后,论功行赏,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位列六王第三位。
松锦之战清军大败明军,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投降,祖大寿也跟着献锦州城投降,辽东全属大清,此战也成了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明朝在此战再也没有能力对清军进行有效的反击。皇太极更定官制后,将之首吏部交给多尔衮管理,在统辖六部过程中,多尔衮得到行政能力管理的锻炼,这为他以后摄政准备了条件。
多尔衮有能力争夺皇位,只不过受到忠于皇太极的索尼、等竭力反对,不得不各退一步。
皇太极突然离世,没有留下遗诏立谁为接班人,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皇太极的长子,而多尔衮的同母哥阿济格和同母弟弟多铎都劝多尔衮即帝位,两派争论不休,在会议讨论皇位继承人选时,鳌拜与效忠于皇太极的一批将领纷纷离座,按剑而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鳌拜等人不惜以武力威胁多尔衮的态度,加上两红和两蓝四旗也不是很支持他,多尔衮审时度势,觉得争下去必定会两败俱伤,对大清不利,于是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由他和郑亲尔哈郎一起辅政。
多尔衮当了摄政王后,为满清入关夺取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满清入关统一中原过程中,实行的一系列政策,让满清逐渐坐稳了江山,多尔衮在为满清定鼎中原立下之时,也在不断铲除异己,头衔从摄政王、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最后成为皇父摄政王,所用仪仗的种类与等同,多尔衮不仅实权在握,礼仪排场也向皇帝看齐,一切政务,未奉皇帝旨意就可以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豪格是多尔衮的眼中钉、肉中刺,很难逃出他的掌心。福临出面为长兄昭雪,多尔衮无可奈何,就在豪格被复封为和硕肃亲王的当月,即顺治元年十月,在清军两路出击南明和大顺军的同时,多尔衮派豪格率军下山东,帮助平定地方,稳定漕运之路国;并与出击南明的军队相策应,进攻江北的南明镇将高杰、许定国等,为清军渡江做准备。豪格完成预定任务,于顺治二年初奉命班师返京,竟然丝毫没有得到奖赏。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正月二十一日,多尔衮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统兵征讨四川的张献忠农民起义政权。一同前往的将领有很多是多尔衮恨之入骨的两黄旗属人。豪格率军于三月下旬到达西安,随即发兵攻打在陕西的大顺农民军余部和地方起义军。平定陕西后,从十一月起,又率军自陕西入四川,在百丈关接受了张献忠部将刘进忠的投降。然后在刘进忠的引导下,进入张献忠驻地西充。张献忠在混战中阵亡。豪格乘胜前进,平定了四川起义军。然而,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二月,豪格回到北京,等待他的却不是论功行赏,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冷清。
三月四日,多尔衮以“谋立豪格”为中心罪名的系列大冤案出笼,济尔哈朗、两黄旗大臣、镶蓝旗大臣,均因曾议立和同情豪格获罪。多尔衮从整治郑亲王到整治两黄旗,最后冲向豪格,气势汹汹,非“一网打尽”不罢休。六日,多尔衮宣布了七拼八凑的豪格罪状:征战四川已有两年,地方却并未全部平定;对随征将领冒功不予处理;屡教不改,对多尔衮的“三次戒饬,犹不引咎”等等。于是诸王大臣议其罪应死。多尔衮将豪格的心腹俄莫克图、扬善、伊成格、罗硕等人以“附王为乱”的罪名处死。如果不是福临出面涕泣不食,衰求宽恕长兄,豪格也早就成为刀下之鬼了。顺治皇帝一再出面阻止,豪格才免于死罪。多尔衮命将他幽禁起来,但他终究没有逃出多尔衮的手心,最后冤死在狱中,年仅40岁。顺治六年十二月,多尔衮元妃病亡,次年正月,豪格的正妃竟被多尔衮娶入府中。随着年岁的增长,福临和母亲孝庄太后越发感到睿亲王多尔衮野心勃勃,但一时又没有制约的办法,只好先安抚他。顺治元年封他为“叔父摄政王”,一年后又晋封他为“皇叔父摄政王”。
即便是自称“皇父摄政王”,对于多尔衮来说,也还是权宜之计,他已经准备好称帝所用的皇帝服饰。据正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知内情者揭发:多尔衮死后,侍女吴尔库尼在殡葬之前,告诉身边亲近之人:“王爷没有让别人知道,他曾准备下八补黄袍、大东珠、素珠、黑狐褂,现在可以偷偷放往棺内。”经查属实。而多尔衮生前之所以没有公开称帝,关键是整体实力无法与皇帝的实力相抗衡。他掌握的两白旗没有皇帝亲领的两黄旗那种特殊的凝聚力。镶白旗大部分和正白旗的少部分是夺自豪格的正蓝旗,豪格含冤而死,跟随原主多年的旗属不可能真心为新主子效力。
如果多尔衮的两白旗与皇帝亲领的两黄旗发生冲突,本来就倾向皇帝的镶蓝、正红两旗,肯定会站在皇帝一边。而皇太后背后还有强大的娘家科尔沁,更是不容小觑。顺治七年十二月九日,出边围猎的多尔衮病逝,享年39岁。十二月十三日,清廷正式公布摄政王多尔衮去世的消息,下诏臣民服丧。十二月十七日,福临率领诸王大臣到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多尔衮的灵柩,并亲自举爵祭奠。十二月二十六日,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这些,对稳定形势有着积极的意义。
纵观种种举动,多尔衮虽然没有谋逆之举,但是心中却早有谋逆之心,如果他没有壮年早逝或许真会谋反。
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因烦闷到喀喇河屯行宫(今河北省滦平县)狩猎,不幸坠马受伤,随后竟不治而死,年仅39岁。
消息传到北京,举国服丧。灵枢运回时,顺治帝出东直门外5里迎接,连跪3次,失声痛哭。顺治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地位非常显贵。
然而两个月后,剧情大逆转。顺治帝以迫害长兄豪格为名,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斩其头骨。多尔衮的旧党羽也一并全部铲除。
也有人说,因为顺治帝的母亲庄妃(也就是孝庄太后、大玉儿),为了保护幼小的顺治,曾被迫偷偷下嫁多尔衮,遭受侮辱。顺治帝此举是为母报仇。但此说只见于野史。
1778年,乾隆帝恢复多尔衮的睿亲王封号,为他修复坟茔。这时,这位奠定大清江山的“真皇帝”已经死去128年了。
相关文章
- 多尔衮一生都在为清朝做贡献 为什么死后两个月就被毁墓掘尸?顺治皇帝为什么如此痛恨多尔衮?
- 清朝皇室嫁公主之前,会让宫女去考核驸马的床上功夫?
- 清朝史上最抠门的皇帝道光,为什么最后却节俭却穷?
- 清朝皇帝为什么很喜欢娶蒙古人当老婆 难道是对蒙古女人情有独钟?
- 清平安南之战:是清朝前期的历史上,与安南发生过唯一的一次战争 大清平叛战败仍被安南奉为宗主
- 如果不走山海关 清军有机会问鼎中原吗?如果吴三桂不放行 清朝真的就不能入关吗?
- 解密:权臣荀是如何一眼看透降臣许攸的死?
- 太平天国的崛起与落寞,清朝为了击败它,究竟有多大的损失?
- 清朝200多年没有出现一个昏君,概因抛弃了这个制度
- 为什么说清朝是历史上对中国贡献最大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