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因为什么?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出现太多太多的农民起义了,其中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叫做“运动”,但他却实实在在是一场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反对腐朽的清政府统治,同时也抵抗资本主义的入侵。最终以失败收场,那导致起义失败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太平天国被清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联合剿杀,史料记载,太平军残余部队都被湘军全歼。尽管太平天国后期的艰苦奋战,可是这场 14 年的农民运动没有完成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主要任务。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成为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建国后,党和国家的重视太平天国运动研究,1951 年人民日报发表胡绳的《纪念太平天国革命百周年》的社论指出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这场单纯的农民运动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这既是对太平天国性质的限定,又是失败原因的分析。

首先就不得不说作为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的封建局限性了。洪秀全之所以发动起义,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强盛而平等的国家,他根本就没有那么远大的抱负,他只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因为他曾经四次科举都没有高中。在太平天国取得一定的成就后,洪秀全的冲劲就被消磨没了,只想要安居享乐,根本不思进取,只想偏安一隅,做一个土皇帝。于是,洪秀全就开始修建奢华的王府,还搜集了很多的美女,而跟随他起义的很多将士都是这种思想,之所以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功名利禄,因此在取得一些成就后,他们就开始荒废政务,安于享乐。

其次就是战略上的不当。在太平军还没有占领南京之前,太平军离开广西后,就有了想要取金陵为本的想法,当时杨秀清认为只要占领了南京,就算是成不了事,那也可以据守黄河以南的地方。洪秀全也非常中意南京这块地,曾多次称之为“小天堂”,并以此来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在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他们并没有继续前进,凡是是停滞于此,把南京定为了首都,建立了大本营。在奢华的天王府建成后,洪秀全就沉迷于享乐,丝毫都没有了斗志。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时候,洪秀全为了掌握大权,就开始用人唯亲,大肆的排挤异姓,石达开就是其中之一。石达开是太平军最优秀的统帅,所统领的军队是太平军的精锐,他文武兼备,深受将士的爱戴,在内讧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能够力挽狂澜、辅佐洪秀全的人,但是,就是因为洪秀全的猜忌,导致石达开出走,太平军就此衰败。

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的内斗越来越严重,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首领,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他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定都南京后,他也和洪秀全一样,安于享乐,但是又想成为城内唯一的“独裁者”,于是就用了各种严酷的手段打压异己,导致军民们对他越来越不满,最终爆发了内斗。杨秀清和他的家人,以及他所属的两万精兵都被尽数杀光,而就在这个时候,清政府却在加紧练兵,聚集了一大批精锐的力量,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

所以在找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时候,不能把当时还未曾出现的客观条件当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来分析,因为这种条件性因素是无法主观操纵的。太平天国的失败,有两个评价尺度,那就是没有推翻清政府与没有推翻封建制度。这都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人因为农民阶级的劣根性在政治和军事上犯了严重的错误,农民虽然勇敢顽强地反抗地主政府,却不知道关键是要认识和消灭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本身具有的、不能摆脱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强烈要求推翻封建政权,却不知道如何推翻作为封建制度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他们是落后于分散的,要使他们团结起来,除了“帝王”的主宰就找不到别的联系方式,这是一种由反封建到成封建的倒退。

洪秀全持有排斥知识分子的态度,不重视人才,滥封王却造成不团结的气氛,对内不用贤才佐政,对外不招贤纳士,进而导致太平天国朝中无将,国内无人。团体中领导人主要的职责是决策和用人,而洪秀全在这两方面都表现薄弱,决策上一误再误,用人上一错再错,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必然的。从建国到文革,多从阶级角度和内外因分析;文革结束后至世纪末进入到意识形态分析和缺乏先进领导的质疑;再到新世纪,突破了思想禁区,敢于从社会经济和心理等多方面来考察和发现。当然,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研究有很多说法,比如还有性质转变说、政策过激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