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60岁大寿的时候收到一份贺礼 听完名字之后脸都绿了
古代皇帝在过大寿的时候举国上下都沸腾了,王公大臣们都会送上一份贺礼,有时候就连外国使臣也会前来送礼,在乾隆60大寿的时候一位大臣送了一份礼物乾隆很是高兴,听大臣说完礼物的名字后脸都绿了。
乾隆36年即公元1771年,乾隆皇帝迎来了自己的60大寿,对于乾隆来说,自己是天之骄子,平时都要享受顶级待遇,60大寿更应该办的辉煌隆重。满朝官员们也不敢怠慢,毕竟乾隆一辈子只能过一次60大寿,此时的乾隆内心应该套用百年后慈禧老佛爷的一句话,叫作“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世不痛快”,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众官员也是提心吊胆、倾家荡产的踅摸物件,伺候乾隆爷这位“活祖宗”。
可总就有不开眼之人,偏要在此时逆鳞而行,此人正是四川盐茶马道员李大人,这位李大人在寿宴当天送的一件宝贝,可谓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却想不到因宝贝的名字而罢官削职,事情还得从乾隆时期的一项特有制度说起。
乾隆朝时,曾经推出过一项“捐官”制度,即老百姓口中的“花钱买官做”。虽然这种制度在康熙朝就曾出现过,可是康熙皇帝深知其危害,只是在征剿葛尔丹国库空虚之际,才不得已实行的政策。到了乾隆时期,由于好大喜功的乾隆穷兵黩武又穷奢极欲,国库中的银子很快便入不敷出,这才又推出了这么一个“损招”政策,让国库进入到平稳过渡阶段。
然而,“捐官制度”所带来的隐患更大,其本质便是“谁有钱,谁做官”,“十年苦寒窗”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显得即极为苍白无力,因此在乾隆朝之后,不少官员虽穿的像模像样,却并没有任何的才能,四川盐茶马道的李大人正是这些“捐官”的其中一位。
四川为盛产盐与茶之地,因此设立的道员官员权力极大,而盐、铁、茶、历来是封建王朝垄断经营之生活必需品,因此盐茶道官员可谓是肥的流油之差事。
李大人从小不学无术,属于富家的浪荡子弟,自从花了大价钱买了这个官职后,便开始了大捞特捞,白花花的银子也让其乐的合不拢嘴,此次恰逢乾隆皇帝六十大寿,他决定给乾隆皇帝送一件亘古未有的至宝。
李大人花了大价钱,在西洋定制了一件由全黄金打造的“西洋钟”,“西洋钟”内部为一表盘,顶部有西洋绅士呈半跪姿态,手中举着的金“纸”上还刻着“大清国皇帝万万岁”的字样,除此之外,钟下还有一暗钮,只要轻轻一按,便会响起音乐,其精美绝伦的程度直让人惊叹。
李大人对这座钟非常满意,他有十足的信心皇帝会喜欢,可他也不想想,天下送礼,哪有给人“送终”的道理?古人有许多避讳,“送钟”本身就是大忌,或许是因为西洋钟的缘故,这李大人才会想出这一出。
乾隆倒是百无禁忌,看到这座西洋钟时果然爱不释手,便问对方这钟叫什么名字,李大人高兴之余才意识到,这钟还没有名字,便想临时取个文雅的名字,毕竟乾隆喜欢字画文学,要是能在对方面前表现一番,那就再好不过了。
李大人高兴的不得了,眼见着高官厚禄就在眼前,便想着再起一个更文雅的名字拍下马屁。奈何自己胸无点墨,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名字,便随口胡诌道:“陛下,此乃乾隆寿钟也”。
乾隆皇帝听罢脸色大变,大吼道:“放肆,大逆不道的东西”,说着抄起手中的钟便向李大人砸去,李大人没有准备,这一块大金疙瘩正被打到腿上,李大人登时跪在地上起不来了。随即,乾隆令左右侍卫将其顶戴花翎摘去,拉到外面往死里打。
李大人还眼巴巴等着升官发财呢!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可把他吓懵了,吃了一顿大板子,李大人被扔出了宫外削职为民,从此再也不敢于公开露面。
至于李大人为何隐匿的如此踪迹全无?只是因为他打听到了一件事,有同僚偷偷告诉过他,他的那句话“此乃乾隆寿钟也”,正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之语,“寿钟”与“寿终”同音,“乾隆寿终”不正是嫌皇帝命长嘛!
可惜李大人知道的太晚了,不但丢了官还挨了一顿痛揍,这可真成了“花钱找罪受”的典型。不过话说回来,闹出如此大的笑话,归根结底还是乾隆皇帝自己的错,毕竟如此误国误民之举也是大清帝国走向没落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