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朱棣明明喜欢儿子朱高熙,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残疾的朱高炽?

自从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拿下皇权后,天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这也多亏了朱棣在选择继承人上选对了,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当初朱棣想把位子留给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熙的,但为什么后来还是选了朱高炽呢?

其实当时朱棣喜欢朱高熙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与朱棣很像,也是能征惯战的勇将。在靖难之役中,战功卓著,还多次救过朱棣的性命,朱棣得救后非常感慨的说: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啥意思,意思就是你大哥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如果死了,皇位就是你的。从话里可以看出,明成祖朱棣非常想让跟自己相像的二儿子继承大位,然而世事难料,种种原因导致了朱高炽的继位。

首先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立他名正言顺,自古传位的最常用的规矩就是立长,况且朱高炽还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任命的世子。所以不管是按照古代的传位制度,还是明朝的内阁制度都支持朱高炽继位,就连明成祖朱棣也没有办法改变。其次朱高炽仁义睿智,朱高炽虽然身体不佳,但是他的性格非常仁义,赢得了文臣们的拥戴,此外他也非常睿智,靖难之役,他驻守北京,抗住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居功至伟,后来明成祖数次北伐,他均坐镇监国,而国事并没有丝毫耽误,所以他的能力也是值得称道的。最后是因为朱高炽后继有人,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在明成祖朱棣对考虑传位给大儿子朱高炽还是次子朱高熙的时候,大明第一才子解缙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朱棣马上联想起朱瞻基,这样明朝至少三代不会出现大的波折,所以朱棣最终下定决心,选择了朱高炽。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高熙太阴险,他为了皇位多次陷害朱高炽,而且他的卑鄙行为赤裸裸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更别说那些经验老道的群臣了,所以他这种人也没有多少老臣扶持。最终朱棣还是选择了身体肥胖,腿脚不利落的大儿子朱高炽,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短暂,但是还是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首先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忠臣方孝孺的“诛十族”惨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最后,在他死前的一个月,朱高炽在扭转其父政策方面采取了一个最激烈的措施,即把京师迁回南京。据说此举是夏元吉和其他高级朝廷官员作为把资源从北方边境转移出来的策略的部分行动而强烈要求的。朱高炽自他登基时起,显然已有此意;这时他已设南京守备,并派他信任的将军和宦官去指挥。朱高炽对朱棣的北征不感兴趣,也不喜欢北京;此外,他在南京当过监国,熟悉南京的情况,感到那里更为舒适。另外他还关心维持北方首都的费用,这项费用不但大大地增加了中国东南的负担,也使各政府部门难以应付。

洪熙元年四月十六日,他定北京所有政府部门为行在。半个月后,他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谒朱元璋的皇陵,并留在那里负责。尽管南京地区有地震的报告,但皇帝的返回和他朝廷的南迁势在必行。然而朱高炽在实施这一行动前死去。此外,他的继承者宣德帝朱瞻基并未参与这一计划,朱瞻基与永乐帝更亲近,对偏向北方的政策不那么讨厌。北京依然是京师,南京又成了辅助性的都城。

正是朱棣这个选择才成就了日后的“仁宣之治”,所以朱棣选择朱高炽是非常明智的。虽然他在位不到一年,他的儒家理想主义的影响在以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仍能感觉得到。可见他所实行的政策对明朝乃至现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