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出现很多此宦官专权,却很少能把天下变成自己的呢?
历史上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有很多,但是却几乎没有出现过宦官反政,拿明朝魏忠贤来说,他的权利很大,但是在信任自己的皇帝倒台之后,立马就被下一个皇帝制裁了。
自从明朝初期废黜宰相之后,各种朝堂事务都压在皇帝头上,朱元璋精力旺盛没有问题,但是后世子孙却办不到。于是设置了两个辅助皇帝的部门,一个是拥有“票拟”权的内阁,一个是拥有“批红”权的司礼监。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懒惰,于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成为了“代皇帝”,魏忠贤就是明熹宗时期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但是魏忠贤毕竟不是真皇帝,他的权力不过源自于那支“朱笔”,是没有根基的权力,一旦没有皇帝的许可,则全部归零。历史上其他的权臣则不同,比如司马懿的权力靠的是控制军队和家族实力;同样是权倾朝野的太监俱文珍,权力则来自于由他控制的神策军。而明朝的禁军则由御马监控制,魏忠贤的司礼监没办法干预。
当然,除了司礼监外,魏忠贤还是东厂督主。东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监督机构,都直接听命于皇帝,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互斗。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皇帝比较懒,连锦衣卫都难得见一面,于是锦衣卫只得向司礼监汇报工作。但是,东厂督主往往又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渐渐地,东厂就成为锦衣卫的上级。魏忠贤作为东厂督主,同时又掌控锦衣卫,因此权力滔天。但是东厂也有制度约束,原则上,东厂只能抓人,审讯的权力属于锦衣卫。尽管东厂常常越俎代庖,但不等于能控制锦衣卫。从法理上来说,东厂和锦衣卫依然是平级关系,虽然锦衣卫常常听命于东厂,这是形势使然,他们口服心不服。一旦皇帝秘密召见,锦衣卫就可以立即扳倒东厂。这也是魏忠贤身兼司礼监秉笔太监和东厂督主,却瞬间倒塌的原因,因为权力来自于皇帝。
但是,破船都有三斤铁,魏忠贤权倾一时,为什么连鱼死网破的机会都没有呢?其实,崇祯皇帝一开始也害怕,因此忍了近一年才下手,魏忠贤之所以毫无还手之力,除了明朝权力制度的限制外,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他不得人心,虽然靠自己的聪明和奉承得到了皇帝信任,但是他性情猜疑残忍,霸道寡恩。对内压制太监,对外监督百官,对东林党人更是特殊优待。
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就是魏忠贤掌权的时间太短了。真正权倾朝野的时候还是天启四年,那时斗倒了杨莲、骆思恭等人,距离崇祯即位才四年。这么短的时间,魏忠贤没办法安插自己的人手,来不及巩固自己的权势。当崇祯皇帝一上台,风向立即变了,魏忠贤没有丝毫办法,只得举手认输。
其实在历史上就发生了多起宦官秉政的事情,就比如说秦朝的赵高,还有东汉末年的宦官专政,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当时的朝政被宦官把持,没有过多久就分崩离析了。而历史上发生了如此多起的宦官专政事件,在后世中,后世的皇帝却并没有将宦官这一职位给废除,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就不怕前车之鉴吗?其实这还要从宦官的特征来说,前文也说了,宦官从东汉的时候就开始必须要净身入宫,而净身过的宦官是没有生殖能力的,也就是说,宦官身后是没有一些血缘关系的人的,是没有什么家族势力的,就算是宦官真的有一天掌权了,那么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几十年对于一个朝代来说是十分短暂的。
而且历史上有很多的宦官专权的情况发生,但是最终的结果都很简单,只要皇帝是个正常的成年人,一旦感觉不对,宦官立马就会被扳倒,毕竟宦官没有根基,他的一切权利都是皇帝给的,只要皇帝想扳倒,随时都可以扳倒,而且对朝政的影响不会像处死文臣或者武将那么大。所以宦官最多是乱政,几乎没有出现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