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古代人为什么十三四岁,就开始结婚生子了?原因竟然是这样

在近代的一些影视剧中,我们不乏可以看到,古代人结婚生子都是在十三四岁的时候,那么这是为何呢?

要知道众所周知,现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男子结婚年龄最少需要22岁,女性则必须要达到20岁。但是在古代,我国盛行早婚,女性通常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出嫁了,而对于男性则没有明确的要求。这是缘于古代的时候,我国生产力低下,而且国家连年发生战乱,同时医疗条件有限导致百姓平均寿命不长,因此人口十分稀缺。为了增加人口,提高国家实力,历朝历代的政府不得不采取这种早婚政策。

如果到了年龄不结婚生子,甚至还有相应的处罚。

《晋书·武帝纪》中提到的司马炎曾经颁布了一项规定:女子若是到了十七岁还没有嫁人,那么,女子的婚事就由不得父母做主了,官府会为她找到对象,强行嫁出去。为了不让女儿嫁给一个自己都不了解的人,很多父母宁愿早早地把女儿嫁给一个知根知底的、自己挑选的男子。

其实,为了解决男女婚配和人口出生的问题,很多朝代都有这种强制女子出嫁的手段。在南北朝的时候《宋书·周朗传》所提到的“女子十五岁还不嫁人,家人要连坐”,说明,当时女子晚婚不仅自己受罚,还会连累到家里人。

其实,这种强迫女子早婚的初衷都是朝廷为了增加社会人口,是和当时的国情有关。

古代的大国都是靠百姓人口撑起来的,人多力量大,当时的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口越多,劳动力就越多。在稳定和平的年代,人口就是劳动力,是推动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人多就能成为强大的国家。

分封制的时候有“万户侯”这种称号,指的就是封地的人口数量,而且,封地人口数越多,说明这个官越大。再者,古代还是冷兵器时代,若是动乱年代,战场上拼的就是哪个国家人口多,所以,在古代,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女子若是都晚婚晚育的话,如何繁衍更多的子嗣,如何为国家增添人口。

在当时,封建社会是经历了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一种巨大的转变,引起这种转变的是小农经济的发展。男性作为主要劳动力比女性具有天然优势,加上,古代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男人有三妻四妾是十分正常的事。

在古人眼里,女子就是一个生育工具,帮助男子开枝散叶,繁衍子嗣,女子嫁到男方家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生小孩。而且,古代徭役负担重,若是家里没有几个劳动力的话是很难承担的。加上,古代医疗设施落后,古人的平均寿命也就是四十四岁左右,所以,十三四岁结婚也算是十分正常。

不得不说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女子,可以说是很悲哀的。

因为中国古代婚姻的制度存在五大弊端:无自主性,承嗣性,抑女性,买卖性,繁缛性。无自主性指的是毫无自主选择权;承嗣性指的就是男女双方结为婚姻关系的目的就是繁衍后代;抑女性指的是古代婚姻制度对于女性的束缚;买卖性指的是父母把儿女的婚姻当成买卖来做,婚后妻子可任由丈夫买卖;繁缛性指的是婚前婚时婚后繁重的礼节。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