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慈禧权倾一时,机关算尽却始终斗不过慈安?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晚期最著名的实权统治者,那么非慈禧莫属了,可是你知道么,慈禧权倾一时,机关算尽却始终斗不过一个人,她就是慈安。

慈安是咸丰的皇后,慈禧只是咸丰的一个普通的妃子,两个人实在不是一个级别的人。慈禧当然斗不过慈安了。

一定程度上来说,慈禧是根本不敢对慈安说一个不字的。这样的慈禧,当然也就不敢斗慈安了。

毕竟,慈安是管理后宫的人。

后宫里的皇帝的所有女人,都是慈安来为皇帝直接管理的。无论是那个妃子,都不敢和慈安叫板。因此慈安掌握着生杀大权,她若是说谁不行,想要干掉她,那皇帝也是会依着她的。

所以,对于有这种生杀大权的人,慈禧是能离多远就离多远。能讨好她就尽量的讨好她。

不但咸丰活着的时候,慈禧斗不过慈安,就连咸丰去世之后,慈禧的儿子当了皇帝。她一样也是不管触怒慈安的。

毕竟那时候的慈安是皇太后了,尽管慈禧也是皇太后。但是,皇太后也是分大小的。

慈安因为是咸丰的皇后,所以,她在慈禧的儿子当皇帝后,就自然晋升为了皇太后,而且她这个皇太后,是最大的一个,属于正宫皇太后。

慈禧的皇太后,是她的儿子封给她的。并不是咸丰帝认可的。因此,在名分与地位上,她还是低慈安一等的。

慈安既然能被咸丰封为皇后,她的品行当然是没得说的。

所以,咸丰临死之前,还交给了慈安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就是监视慈禧的一举一动。

咸丰皇帝死前做了三件事,一是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是命定了八位赞襄政务大臣;三是将“御赏”的印章交由皇后钮钴禄氏掌管,另一个将“同道堂”的印章交由赞襄政务大臣掌管,皇帝拟旨后,要有两道印章合盖方可生效。咸丰皇帝本意是让八大臣和太后权力制衡的,既不让辅佐大臣专政,也不让太后专权,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辛酉政变实质上是一场朝廷内部权力之争的战役,一方是两宫太后和奕䜣为首皇族,另一方是八大赞襄政务大臣,这场政变的组织者,策划者以及领导者都是慈禧,但慈安的作用不可忽视,她是这场政变的关键人物。慈禧知道自己是“母凭子贵”才登上的宝座,若单论影响力,声望,资历,自己远在慈安之后,若想胜利,争取慈安是重中之重。反之如果慈安站在皇帝这边,或许历史就要重写了。

史书记载,慈安与慈禧垂帘听政,当时国人称慈安优于德,慈禧优于才,一些日常事务由慈禧处置,但每每遇到朝政大事,主要还是慈安决定的。慈安的理政之才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一是重用能臣,同治年间的中兴之象就是慈安重用能臣,任用优秀将领的体现,当时天下无不称赞。

二是诛杀安德海,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监,仰仗慈禧的宠信,四处为非作歹,朝中大臣,同治皇帝都对他恨之入骨,慈禧派安德海到江南置办龙衣,但他不知收敛,一路招摇,途径山东被山东巡抚捉拿,慈禧原本是有意偏袒的,但慈安立命诛杀,结果安德海被就地正法,当时朝野上下,无不称赞,称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三是立阿鲁特氏为皇后,同治17岁时需要立皇后,慈安看中了贤良淑德的阿鲁特氏,慈禧看中了年轻俊俏的富察氏,两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后同治采用了慈安的意见,这也说明,慈安在宫中,在同治心中的地位之高。

由此可见,慈安有德有才,小事不拘,大事不糊涂,慈安的存在对慈禧具有非常强大的威慑作用,但天不遂人愿,光绪七年慈安逝世,享年45岁。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