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诏’事发后刘备想也没想就直接连夜跑路了 只能说董承的目的太阴险了
刘备失去徐州之后落入了无处藏身的境地,同时这个时候又传出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而刘备听说之后却想也没想连夜跑路了,这是为何?
《后汉书》记载,董承是董太后之侄,而汉献帝又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的,故而格外信任外戚董氏,董承之女因此入宫成为董贵人,董承又成了汉献帝的岳父。然而在此之前,董承却从属西凉,是太师董卓的部曲,效力董卓的女婿牛辅。董卓被王允吕布计诛之后,董承立马倒向汉献帝,并且保护其从长安辗转回到洛阳,完成华丽转身。
汉献帝安顿许昌之后,感念护驾之功,加封董承车骑将军,准予开衙设府,如此董承自视拥有除掉曹操的能力,这才声称身负衣带密诏。就在彼时,以汉室宗亲自居的刘备来到许都,立马成为董承拉拢的目标之一。为了避开耳目,董承趁黑夜来到刘备落脚处,开门见山的亮出密诏,同时将签字画押的义状名单拿出。
与《演义》描述不同,正史中的刘备心思缜密,他表现了对汉献帝的忠心,但并没有一口答应董承,更没有签字画押,只是敷衍过去。岂料董承锲而不舍,隔三差五就要上门游说,介于他的身份,刘备最终签字画押。与此同时,他借着“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东风,带着关羽张飞星夜疾驰逃离了许都。
既然已经签字画押,事情还没干,曹操也没发觉,刘备怎么倒先开溜了?究其根本,刘备信不过曹操,但更加信不过董承,他早就识破董承衣带诏背后的险恶居心。董承真的是为了汉献帝才要诛杀曹操吗,当然不是,他是为了自己。史载,董承曾在拉拢偏将王子服时说漏嘴“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由是也……”。
衣带诏事发,刘备和马腾都逃过了一劫。曹操倒是没有放弃刘备这个毕生宿敌,在跟袁绍对峙的时候,还抽空去打了刘备一家伙,把刘备打成了光杆司令,还活捉了关羽。但是马腾却能在建安五年衣带诏阴谋暴露的十多年后,还在曹操那里当官,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卫尉,两个儿子马休为奉车都尉、马铁为骑都尉,父子三人有兵有权,曹操又怎么会那么大度或者缺心眼儿放任马腾在自己身边做大?要不是马超在建安十六年勾结韩遂起兵造反,马腾一家也不会在建安十七年被杀(小说把因果关系颠倒了一下)。
这就是一个疑点了,最大的可能是:刘备参与衣带诏事件,曹操是相信的;而马腾参与衣带诏事件,曹操是不相信的,或者董承伪造了马腾的签名,或者那“义状”上本来就没有马腾的名字。所以在建安七年,曹操派钟繇去打袁尚手下的河东太守郭援和匈奴南单于的时候,马腾还派儿子马超带着一万人马去助战,庞德也是在那一战中成名——力斩郭援于马下。那场仗打下来,马腾当上了独立开府治事的前将军,马曹二人“合作很愉快”,一点也看不出“衣带诏事件”的影响。
那么问题就来了,董承去找刘备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包括那么多人都参加了呢?这其实是在忽悠刘备,因为董承这家伙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比如他忽悠王子服(或叫王服)的时候就说:“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由是也。”那段话很长,大致意思是:“郭汜曾以几百兵力击败李傕数万人,所以就看你与我是否同心了!吕不韦有了子楚之后得以富贵,现在我和你也能这样。” 这句话往好听里说,董承是想当吕不韦,但是其本质还是要跟董卓和王允学,即使他们成功干掉了曹操,汉献帝刘协还是一个傀儡木偶,只不过牵线的变成了董承而已,而且董承的女儿当时还只是个“贵人”,皇后姓伏,外戚董承要当汉献帝的操控者,还得问姓伏的外戚答不答应,到时候又会是一场热闹的“宫斗”。
而在跟汉献帝搭上关系之前,这个董承就是董卓手下的手下,确切地说,是董卓女婿牛辅的手下。董卓被王允干掉之后,董承就参与了李傕郭汜劫持汉少帝刘辨和陈留王刘协的叛乱。李傕郭汜狗咬狗,董承也东一口西一口乱咬,所以很多史学家都很看不起董承,称之为“董卓余孽”,王夫之先生说:“董承者,与乱相终始,无定虑而好逞其意计者也。”蔡东藩先生更是一针见血:“李傕郭汜,贼也;张济杨奉董承,亦无一非贼。”
由此可见,董承寄望的,是效仿吕不韦,说白了就是想步董卓、曹操之后尘,史书因此称“董承者,贼也”。而董承拉拢刘备,正是图其宗室的名头,远近亲疏暂且不论,只要姓刘就好做文章。试想,曹操好歹是位枭雄,刘备尚且不愿被其左右,更何况董承这等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拙劣之辈,故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拍马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