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为什么蜀汉每次北上伐魏都收效甚微?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到了中期,诸葛亮接替刘备的重担,背后顶着刘阿斗的压力,面前看着人才济济的曹魏,不禁有点感伤,诸葛亮为了能够为蜀汉开疆扩土,他带领蜀军五次北伐,却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五次战败。诸葛亮生平第一次有了挫败感。其实并不是他自己在排兵布阵上出了问题,而是在用人上。

回想诸葛亮第一次兵败,他是因为错用马谡,而致使街亭失守,所以不得不撤兵,另外也有人认为,他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才让北伐的成功率大打折扣。经过这一次战败,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在用人上的确有不足之处,比起刘备,他还差一些。诸葛亮虽然兵败,也不是没有收获,那就是收了个徒弟姜维

诸葛亮因为用人失误已经导致了第一次战败,按理说应该吸取点经验教训才对,可是诸葛亮依旧没能认清部下。姜维的到来,诸葛亮是满心欢喜,并且对他加以重用,结果错用姜维,成为诸葛亮用人失误最严重的一次,正因如此,才让他的北伐屡战屡败,最后连蜀汉基业都搭进去了。

由于蜀汉的兵力财力都不如曹魏,因而在打仗的时候,诸葛亮很谨慎小心,可是在他死后,姜维的北伐就完全不按照诸葛亮的方式来,他自认为得到了诸葛亮的真传,用兵如神,因此在打仗的时候,他常常兵行险招,但是幸运之神不是每次都会眷顾姜维的,所以姜维打仗是胜负各占一半。

姜维这种带兵方式也引起了蜀汉朝中大臣的议论,很多人建议他不要再打仗了,赶紧回来休养生息,等到日后强大了再打仗,可是姜维就是一门心思的要北伐。姜维认为,即便曹魏来攻打蜀汉,蜀军也不怕,可以凭借地势险要来阻挡对方,这样一来,就能以极小的损失阻挡曹魏大军了。姜维的想法是好的,可是真正打起仗来就不是这样的了。

当时曹魏攻打蜀汉,用的多是骑兵,而姜维在防守的时候,多用步兵,一比较,曹魏的骑兵移动速度很快,蜀军难以追上敌人的步伐,邓艾奇袭成都便是利用了骑兵的优势。钟会带兵在剑阁拖着姜维,邓艾带少数骑兵绕远路攻打成都,虽然这样路远,可是对于骑兵来说并不是问题,因而在邓艾攻到成都城下的时候,姜维也只能远远哀叹,无法及时赶到击败邓艾。

说实话,姜维的官不好做,他是魏国降将,可是却手握蜀国大权,请问谁放得下心?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你倒戈一击,那我大汉岂不是完蛋了?所以我们看三国志,姜维自诸葛亮死后,就没有回过成都。而诸葛亮一死,蜀国内部派系纷争不断,荆州派,元从派,东州派,益州派争权夺利,甚至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都曾经联合宦官黄皓打算夺去姜维兵权,派阎宇代替他。

所以姜维表现的尤为品德高洁,甚至可以说这个人就是无欲无求,他既不爱财,也不好色,平时的俸禄都随意的花出去,诸葛亮死后,蜀国政权先是由蒋琬把持,这期间魏国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件,蜀国都可以选择出兵北伐,例如司马昭杀死曹髦,淮南三反,但是蒋琬是个老实人,所以姜维虽然年年作战,但是兵力不过万,一直等到费祎被魏国降将刺杀,姜维才有权利率领过万大军。但是蜀国毕竟弱小,没办法打过实力远超他的魏国,魏国多次有几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情况,但是蜀国要是发生一次,那就国力大损,但是如果不打的话,等到魏国恢复完,那等待蜀国的就是必输的情况。

但是姜维坚持了十年。等到魏国双雄邓艾钟会三路进军成都时,终于坚持不住了,姜维先是和钟会在沓中僵持住,接着听说剑阁危急后赶紧虚晃一枪,又躲过诸葛绪,在剑阁拦住了钟会,但是邓艾出奇谋奇度子阴平关,直接到了成都城下,而姜维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赶紧往回赶,不曾想,后主居然不战而降,以至姜维悲愤大喊,我未曾投降,君王为何投降?但是哪怕这样,姜维依旧没有放弃,撺掇钟会杀掉邓艾,然后自立为王,虽然失败了,但是却干掉了魏国最优秀的两位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