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斩首示众的时候为什么地点要选在菜市口?时间又为什么会定在午时三刻呢?
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处决犯人的情景,但这个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疑问,就是地点和时间,一般都是会选在菜市口,时间都是会定在午时三刻的时候,这么做有什么说法吗?
其实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古代也是很少处决犯人的,除非是穷凶极恶的人。古代的时候人口比较少,所以人们一般对待罪犯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流放。其实所谓的流放就是把他们发配到不毛之地,让他们做苦役。
这样一方面可以惩罚犯人,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物尽其用。所以,处决犯人的场景根本就不常见。而要说到为何要在人多的菜市口处决,其实也是另有用意。处决犯人一方面是为了惩处犯人,另外一方面也是起到惩戒作用。
而菜市口一般人比较多,所以就会选择在人多的地方行刑。不过为了更好的起到惩戒的作用,则是一般选择秋后处斩。之所以秋后处斩,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杀错人,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聚集人。一般秋天百姓比较闲,所以有更多的人观看。
所以到菜市口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观看,更好的起到惩戒的作用。
据说在菜市口被鬼头刀砍下头颅来的第一个名人是在距今八百年的元朝。杀的那个人就是南宋王朝的丞相文天祥。那时北京城叫大都城,菜市口还不叫菜市口,叫柴市口——卖柴的地方,后来几经演变由卖柴变为卖菜,改称菜市口。
文天祥死得大义凛然,血溅菜市口,据说观者也是人山人海。据马芷庠编写的《北平旅行指南》记载:每逢秋后朝审,在京处决犯人众多之时,由东向西排列,刽子手执刀由东向西顺序斩决。
所用鬼头刀五柄、凌迟分尸刀十柄,现存于历史博物馆。旧时,犯人被押出宣武门(顺承门),过断头(魂)桥,经迷市,送往菜市口法场,就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了。犯人被杀后,尸体被人运走,血迹即被黄土垫盖上。
清朝时期,被刑部大堂判处死刑,验明正身,秋后执行斩首处决,俗称“出红差”。为什么叫“红差”?
解释有三:一曰砍头,断首之时血喷满地,血染黄土;
二曰刽子手一身粗麻赤红行头,头裹红头巾,怀里抱的鬼头刀,刀无鞘,刃不见天,全凭一幅赤红的蒙刀布罩着;
三曰验明正身当场红笔勾魂,在处决罪犯名字上用朱笔恶狠狠地打个对勾,剩下的就是“喀嚓”一声。
而之所以要求在午时三刻,则是另有深意。前边说过古代一般都不会处决罪犯,除非是穷凶极恶之人。而对付这种人,则是采用最为恶毒的办法。
首先来说说一下午时三刻是什么时候,在唐朝以后,各个封建王朝将一天的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子丑寅卯来标记时辰,一个时辰为2个小时,子时为夜晚十一点到一点,午时为中午十一点到一点,前半个时辰为初,后半个时辰为正。在时辰中又分为百位刻度制,一刻约为14.4分钟。而午时三刻实际为午正三刻,换算成今天的时间就是在十二点四十五分。
在午时三刻是一天中太阳处于最高的位置,也是阳光最亮、最热的时候。在清王朝中由于科学的不发达,因此在史书上记载了许多鬼神的传说,其中以《聊斋志异》最为著名。封建思想认为穷凶极恶的犯人被斩首后,会化成鬼魂去报复监斩官和刽子手,而在午时三刻时,阳光强烈阳气最为浓重,鬼魂属阴,阳光能够将犯人的鬼魂克制住,不能留在阳间逗留,只能去阴间地府中去,这样犯人就不能继续在人间作恶了。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人道的考虑,因为在午时三刻的时候,由于阳光的强烈,会让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神经感知变得薄弱,犯人在这个时间点疼痛感会减少。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就把犯人斩首了,犯人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就死了,给犯人减少疼痛感,不会出现犯人由于疼痛在地上胡乱打滚的情况。
古人视死如生,十分注重身后之事。而官府为了更好的惩戒罪犯,则是会在午时三刻。午时三刻阳气盛,如果人在这个时候被杀,那么连做鬼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话,则是可以更好的惩罚犯人,也能更好的起到惩戒作用。
所以古代处决犯人之所以会选在菜市口则是因为让人围观,从而更好的起到惩戒作用。而之所以会把时间定在午时三刻,则是对犯人一种最为严厉的处罚。虽说刑罚不一定能防止犯罪,但是却能够起到最好的惩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