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隋朝末年瓦岗军实力强大,为什么后来却瓦解了?

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很多,由杨坚创建的隋朝,更是在开国时期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盛世,统一南北朝的功绩更是算得上是永垂不朽,可惜到了自己儿子杨广手上,若大的基业就没了,当时的叛军众多,而瓦岗军的实力更加强大,但是后来这支队伍却消失了,这是为什么?

大业十二年李密投靠瓦岗军,不但成功收编河南地区武装势力,以壮大瓦岗军的实力;同时击败前来镇压瓦岗军的隋将张须陀;并攻下官府储粮要地—洛口仓,以“就仓吃米”的方式号召群众,由此可知,瓦岗军因为有李密的加入,在他的运筹帷幄下,经过半年多的经营,战果和捷报不断,为瓦岗军立下了诸多功劳。

李密在阵营当中功绩卓著,因此当他杀了张须陀后,翟让便让李密统率部分瓦岗军;在成功袭取洛口仓后,大业十三年初(617年),翟让让位于李密。当大批隋军向瓦岗军投降时,李密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随着李密建制并掌握了瓦岗军大权后,开始扶植自己的势力人马,例如:挑选勇士八千人为内军,并且延揽秦叔宝、程知节等骁将作为私人的武装势力,并且重用豪强和隋朝降官,让不少的隋朝降将降卒和他方各势力主皆来归附,逐步在瓦岗军内部形成以李密等为核心的势力。

李密投奔瓦岗军,其最初的用意是在于寻找个人的政治出路,但是随着自己在瓦岗军中逐渐树立的威信,最终还取得了领袖翟让的信任,并掌握了瓦岗军的大权,使他原本欲苟全性命于乱世的自保心态逐渐产生质变。为了要使自己的地位在阵营中更加屹立不摇,因此大肆扶植党羽以巩固实力。然而李密毫不避讳的显露政治目的与野心,引起了翟让等瓦岗旧部的猜忌、不满和反对,例如:翟让旧部曾与李密的将卒发生摩擦.

大业十二年十月,李密部下的士卒与翟让旧部产生摩擦,但因李密治军严整,因而未扩大事端。翟让虽然曾一度径自率军返回瓦岗,欲与李密从此分道扬镳,但是,随着李密捷报不断又获得大批给养,使翟让不得不率军继续追随李密。可是,双方的心结已显露出来,也透露出两人有些许的貌合神离。翟让无故对崔世枢囚禁和勒索;邀邢义期博奕未果就动辄仗殴;又出言恐吓房彦藻,威胁其交出所得财宝等。其做出一连串对李密帐下之人员不友善的举动,引起李密及属下对翟让的不满。由此可知,瓦岗军内部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李密的势力与瓦岗旧部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摩擦发展成公开决裂:翟让部将王儒信先是劝翟让自任大冢宰以“总秉衞务,收密权”,而翟让兄翟宽又言:“天子止……我当为之”。意指劝翟让不需屈居李密麾下,而应当自立为王。此对谈却被李密听见,导致李密开始对翟让心生芥蒂,且与房彦藻、郑頲等人策划谋害翟让,于是在大业十三年底(617年)至十四年初(618年),举办击退王世充的庆功宴上,将翟让杀害。

李密听从房彦藻、郑頲等人的劝告,摆设酒席宴请翟让及其部众。于席上趁机将翟让与其兄翟宽、王儒信等部众杀害,而旧部的将领徐世勣在乱兵中遭受砍伤,单雄信等人则是顿首求饶。李密以翟让生性残忍、翟宽好猜忌嫉妒,以及王儒信贪懒放纵为理由将翟让及其身边亲信杀之,并藉此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和说服麾下将领,同时亦等于公告周知,瓦岗军里早已一山不容二虎,自己才是瓦岗里的共主。

李密弒翟让造成的后果——两部人员的互不信任李密歼灭翟让和其权力,此举无疑是对内部投下震撼弹。尤其对旧部人员来说,当李密发动叛变的那一刻起,他们正在经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史谓:骁勇善战的徐世勣竟然在此巨变中受到重伤;单雄信亦为瓦岗军猛将,但是面对局势变化,亦不得不磕头求饶。李密等人虽然快速掌握全局,但对长年效命瓦岗军旧部所造成的惶恐与不安,采取留用并任其统领原有部众,以示信任与安抚之意。

李密在杀翟让后,尽力弥补内部裂痕。但是,其成效却相当有限。对刚经历一场厮杀而苟活幸存的旧部而言,为了未来的日子能够继续在瓦岗军生存,只好顺应局势演变,效忠于李密。但就背后因素来解读,其臣属乃迫于形势,心里不见得会完全遵从,因此双方人员在相处上势必心结难解,欲再次同心协力为瓦岗军打拼是有其难度,因此对瓦岗整体的发展而言,产生了不小的阻碍,也导致后来瓦岗的重要成员各奔东西,直到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