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毒士”贾诩一个把乱世玩弄于股掌间的男人,一句话就让曹操立曹丕为太子

三国初期群雄并起,不仅是武将频出,如诸葛亮这般的谋士也是多至数十人,而“毒士”贾诩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一个把乱世玩弄于股掌间的男人,一句话就让曹操曹丕为太子。

贾诩是西凉武威人,西凉这个地方自从东汉中期开始,就非常乱。羌族氐族和军阀造反那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三国其他的谋士的的成长环境没有一个比贾诩更恶劣。史书虽说没有记载贾诩具体的成长,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贾诩的少年时光并不美好。这种成长环境,养成了贾诩独特的个性和处世观。

《三国志》记载,贾诩年轻的时候被推举为孝廉,并做了郎官。相当于现在的预备干部。但是贾诩居然辞官不做,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叛变的羌族,并且被抓了,贾诩对羌族首领说,我是段颍的外甥,你们不要轻举妄动。这个羌族头领一听,果然投鼠忌器。因为段颖在羌族人心中是杀神一般的存在。段颖一生和羌族战斗180多次,杀羌无数。羌族人非常畏惧。就放了贾诩,而同行的人都被杀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贾诩善于借助一切可以帮助的力量保全自己。并且对做官不怎么热衷。我们中国古代士人讲究学而优则仕。就是有你能力了就去做官,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国其他谋士没有一个能够免俗。但是贾诩对此并不感冒。但是他的计谋却把乱世玩弄于股掌间。

一,毅然离开段煨,既保全自己又保全家人

兴平二年,贾诩离开李傕,前往华阴投靠同郡人段煨。段煨对贾诩的智谋非常敬服,却又害怕贾诩夺其兵权,因此对贾诩表面上客气礼遇,暗地里却处处提防,不敢信任。

贾诩很快就看透了段煨的小心思,于是便决定去投靠张绣。临行前,有人十分不解地问贾诩说:“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

贾诩说:“在这里,我的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因为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我在这里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所以,如果我离开他,他一定会很高兴。加之他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希望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就都能够得到保全。”

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果然大喜,对他言听计从,甚至还对他“执子孙礼”。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疑虑顿消,也十分高兴,对贾诩的家人也十分照顾。

二,见微知著,断定胜负

建安三年,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于穰城,后因传闻袁绍准备趁虚袭取许都,曹操这才不得不从穰城撤退。

曹操撤退时,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但张绣不听,强行追击,结果被曹操亲自断后击败。

张绣战败回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张绣闻言十分困惑,说:“之前不听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利。”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果然把曹军的后卫部队击溃。

得胜后,张绣向贾诩请教个中缘由,贾诩说:“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将军你虽然擅长用兵,但绝非是曹操的敌手。曹军刚撤,曹操必定亲自殿后,我们的追兵虽精,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也还很有士气,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曹操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定是后方出了什么变故,所以他在打败将军你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你,所以我知道将军你用败兵也能取胜。”

张绣听了这一番解析,对贾诩更加佩服了。

三,力劝张绣待价而沽,投靠曹操

建安四年,袁绍准备攻打曹操,于是派使者去拉拢张绣,结好贾诩。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而贾诩却在张绣招待袁绍使者时,很不客气地公然拒绝袁绍的结好,高声对使者说:“请回去代我们多谢袁绍的好意,他与兄弟袁术都不能相容,能容得下天下英雄豪杰吗!”

张绣见贾诩这样,又惊又怕,悄悄对贾诩说:“事到如今,咱们应当依靠谁?”贾诩于是提出投靠曹操比投靠袁绍更有利的三点理由:其一、曹操尊奉天子以号令天下,名正言顺。其二、袁绍强盛,张绣以不多的人马去投靠他,必定不会受到重视;而曹操势单力薄,张绣前去投靠,曹操必然十分高兴。其三、曹操是抱有称霸天下大志的人,一定会抛弃之前与张绣的私怨,以向四方表明他的恩德。

贾诩这三点理由,既有对大势的分析,又有对人性的精确洞察,可谓入情入理。所以,张绣最终采纳了贾诩的意见,率部投降曹操。而曹操果然如贾诩所言,不计前嫌,不仅热情招待张绣,与张绣结为儿女亲家,还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推荐贾诩担任执金吾,封都亭侯。

四,对战争走势准确判断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进入相持阶段,曹军军粮用尽,曹操心生退意,便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如今之所以与袁绍军相持半年未能取胜,只是想顾及周全啊。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曹操称善,后来抓住机会偷袭乌巢,果然以少胜多,一举战胜袁绍,取得了统一北方的决定性胜利。

贾诩不仅能虑胜,还能虑败。建安十三年,曹操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攻打东吴。贾诩提出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曹丕当皇帝后,雄心勃勃,想尽快统一天下,便问计于贾诩:“我想统一天下,吴、蜀应先征讨哪个?”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于黄初四年出兵征讨东吴,结果也是无功而返。

五,出奇谋离间韩遂与马超

建安十六年,曹操率部征讨关西,韩遂、马超于是联合关西十部,聚集十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

韩遂老谋深算,在关西经营多年;马超能文能武,勇猛过人。所以,如果韩遂与马超能够同心协力抵抗曹操,曹操想要在短时间内打败关西联军,绝非容易之事。但遗憾的是,韩遂与马超在战争一开始就因为战术上的问题而出现意见不和。

贾诩敏锐察觉到这一点,建议曹操进一步离间韩遂与马超的关系。

韩遂与曹操是老朋友,因此在战场上请求与曹操相见。曹操采纳了贾诩的建议,便趁势答应,独自与韩遂在阵前天南地北(绝口不谈军事等正事)交谈了很长时间,谈到开心处还拍手欢声大笑。会面结束,马超等人问韩遂,曹操说了些什么?韩遂说:“没有说什么。”马超等人不相信,对韩遂有了疑心。

之后,曹操又给韩遂写了一封信,信中故意圈改涂抹了许多地方,好象是韩遂所改的。马超等人看到曹操写给韩遂的信件,更加怀疑韩遂。

于是,曹操与马超等约定日期进行会战,斩杀成宜、李堪,大破马超等。而这场战斗,曹操之所以能够干净利落地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贾诩出奇谋,离间了韩遂与马超的关系。

六,暗中支持曹丕

在曹丕未被确立为王位继承人之前,曹植才名方盛,不仅得到杨修、丁仪等人的支持,且得到曹操本人的青睐。曹丕因此十分紧张,暗中派人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这样就可以了。”曹丕听从了贾诩的话,于是时刻暗自磨炼自己。

其后,曹操也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闻言大笑,立刻明白贾诩的意思,于是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代汉当皇帝后,感念贾诩当初的暗中帮助,便任命贾诩为曹魏的第一任太尉,进爵魏寿乡侯。

到了现代,很多人喜欢把贾诩称为“毒士”。

不可否认,贾诩的种种行为确实很“毒”,而这些行为背后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自保。

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求生存有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