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为什么热衷居住在圆明园,原因有两点
1709年建设的圆明园,这个被称为清朝最美的建筑,可以说是一直备受世人关注,也是清朝历代皇帝最为热衷居住的场所,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清朝历代皇帝独爱此处呢?今天就小编来说说。
一,风景宜人,环境优美
以前没有连风扇都没有,更不用说空调了,炎炎夏日,皇帝们在不朝见大臣的时候有宫女帮忙扇扇风,面见臣子的时候就只能拿一把扇子扇风,当然有时候为了尊重他们,也得跟着一起热。或者喝些冰镇酸梅汤绿豆汤之类的解解暑,但是这些只能解体内的热,不能解表热,况且酸梅汤也不能多喝,所以皇帝就建造了许多行宫,到了三伏天,就到凉快的行宫里避暑。
圆明园就是清朝的时候,康熙给皇子建的,后来慢慢扩大,便于夏天的时候能远离喧嚣,清凉解暑,在这里处理政务。圆明园里面的场所很多,装修的富丽堂皇,风景优美,建筑很高且精美,种了很多高大的树木,夏天的时候就能很清凉。加上这就在京城,所以这里就成为了清朝君王的躲避炎热的出名的地点之一。
圆明园有多美?
圆明园处处是景,要想领略整个园子至少要花上一整天。今天我们不谈历史,也不一一描述圆明园的所有景点,我们来聊一聊圆明园到底有多大魅力能吸引历朝皇帝每年都会到此游玩。
圆明园的美不言而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圆明园面积十分广大。面积大也是美吗?当然!一个景区除了景色优美,如果面积庞大(就像南京玄武湖公园、北京颐和园)自然就会产生一种举足轻重,不可估量的宏伟形象。如同一个永远开采不完的宝藏,让人觉得无可限量。其次,作为北方皇家园林的造园典范,圆明园当然要足够大气才能力压群雄,在众多美丽的园林中脱颖而出。相反,一个小园子,即使景色再优美,如果面积过于小就会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典范,面积要足够大才能体现天子“移天缩地在君怀”气概。因此,面积广茂绝对是圆明园魅力之一。
圆明园的布局更是别具一格,纵观国内众多优秀园林,难以找到第二个这种布局方式。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三个园子各显其美,但总体区是统一的水系布局。所谓水系布局就是用水贯通了全园并且整个园子以水为主题。从高空俯瞰整个园子像是坐落在一片大湖之上,湖面上的一个个小岛上又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建筑群和植物景观。每一个小岛上都别具风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位于长春园北界的西洋楼,它是我国第一个仿建的欧式园林。建筑整体呈现巴洛克风格,但是细细观察建筑细节的设计手法,还是会看到传统古典园林的影子。整个圆明园的正中间留出了最大的水域——福海。福海呈正方形,长宽约有五百多米,四四方方的坐落在整个园子最中间,像是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向世人散发着它的光芒。
二,自由自在,没有约束
众所周知,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也几乎没有人能够违抗他的命令,所有人都必须听他指挥,但是他为了国家能够有秩序的延展下去,必须要制定一些规矩和礼节,而他自己也一定要遵守。可这些规矩让他实属无奈,长期都要受其束缚,即便有时候皇帝非常的无奈,甚至达到一种愤怒的状态,仍敢怒不敢言。而最令皇帝不能容忍的,莫过于自己的一时此举都要有人监视,特别是身边的这些太监,最令人皇帝烦躁的莫过于紫禁城中的敬事房,主要专门负责皇帝的房事。
随便皇帝有着三宫六院,每天有众多美女陪伴,但是他却不可以随意妄为,因为随时随地都有敬事房的太监作为监管。就连选自己心爱的妃子都要先翻牌子,如果翻一个人的牌子太久,这些太监还会进行提示让皇帝做到雨露均沾,这样才不引发后宫的矛盾,甚至引起政变。而在他们进行休息的时候,太监也不会离开,反而站在他们门口进行提醒,时间一到太监就会再发呼喊,皇帝此时不尽兴或被打断,自然会非常的恼怒,但也无可奈何只能顺从。
长期受到这样的压制和限制,让皇帝感觉十分的压抑,总想逃离紫禁城,而圆明园就是他们最好的去处,因为在这里不必要执行这个制度。所以他们来到圆明园就是图清静,放飞自我!
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清朝末期,八国联军进入中国之后,直接洗劫圆明园抢劫文物进行焚烧,对圆明园的破坏程度简直不堪入目,再加上由于清政府长期的愚民政策导致国民素质极端低下,国民普遍缺乏国家意识,缺乏对国家财产的保护意识,最终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