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乾隆帝的这项决定,间接导致清朝灭亡,错过了清朝唯一强大的机会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历史上这个朝代充满的争议,其中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也是备受怀疑的。而作为其中一任皇帝的乾隆也是颇有争议,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和物质有了进一步发展。清朝达到了康雍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汉学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人口达到3亿1300万,这也是历史最高值。但即便如此英明神武,乾隆在晚年时却做一件让世人吐槽了130年的事,这件事也让他的声誉蒙受了污点。

乾隆五十年,皇帝已经74岁高龄,陵墓的修建工作已经进行了大半,然而在这紧要关头,却传来一个令他十分头疼的问题,在修建陵墓的时候少了一种名为“金丝楠木”的木材。负责修陵的人就把情况报告给了乾隆。此时如果再从全国各地搜集上等的楠木势必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乾隆就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拥有大量上等楠木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明朝皇帝的皇陵。

野史中广为流传“乾隆盗木”的故事,就是这次修陵过程中发生的。当时乾隆帝正在修自己的裕陵,但是缺少优良楠木,乾隆把眼光投向了朱棣长陵大殿的金丝楠木大柱,这才降旨修明陵的。虽然经人劝阻,乾隆暂时放弃了拆长陵大殿,但是不死心的乾隆,最后还是命人拆毁了世宗朱厚熜永陵的大殿,并将换下来的楠木,全部用于自己裕陵的修建当中。

乾隆传令:调全国能工巧匠,修缮被火烧过的永陵亨殿,然后密传旨令,派亲信工匠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把永陵的楠木撤换下来,乾隆既盗走了金丝楠木,又落了个修缮明陵的美名。其实乾隆就是利用这次机会盗墓的,准确地说,应该是盗木,盗取永陵地上建筑的楠木,偷梁换柱。日久天长,乾隆盗墓的丑闻还是被张扬出去了。为了掩盖自己罪责,乾隆自下诏书,把自己发配到江南,盗木的事才算平息下来。

除此之外他晚年的一项决策,更是间接导致了清朝灭亡,错过了清朝唯一强大的机会。

乾隆在政期间,为了防止西方人的渗透,提出了关闭国门的政策,根本不让商人去海外经商,还曾下令如果有人在外经商,就要回来被杀头,导致许多人望而却步,让众多之人错失了了解西方的机会,阻碍了自己的发展,隔断了先进文化的交流,在现代人看来乾隆的这一举动就是愚昧无知狂妄自大的表现,还曾有过一次,一个英国代表团来给乾隆祝寿,想要和清朝建立友好的商贸关系,却被乾隆一句话就回绝了,乾隆觉得自己非常的强大,根本不需要你们来教育我们,无需和你们交流。

乾隆还让英国代表团实行三跪九叩的规矩,在洋人看来这是非常不理解的事情,其实在那个年代,正是欧洲崛起的时期,许多先进的科技进入了他们的国家,而当时清朝已经处于了非常危险的时期,乾隆为了一己私欲怕有人反清,导致了清朝的衰败,其实在顺治和康熙年间,清朝在海外的贸易一直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自从乾隆实施海禁贸易之后,一切都变了样,最终从康乾盛世之后,清朝逐渐进入了一个一蹶不振的时代,也最终导致了灭亡,当然乾隆就是罪魁祸首。

历史评价

戴逸:乾隆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幸运儿。……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四海升平,经济文化发展鼎盛。他以强大的武力和比较正确的政策,平定西北,保护西藏,加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华的版图。……文治武功,臻于极盛。

韦庆远:乾隆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不同于既往的封建社会了,社会经济结构重大的变化,正在此一时期内加紧酝酿和萌发。

吕思勉:清朝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高宗性本奢侈,在位时六次南巡,耗费无艺。中岁后又任用和珅,贪渎为古今所无。官吏都不得不剥民以奉之,上司诛求于下属,下属虐取于人民,于是吏治大坏。

蔡东藩:却说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多福多寿多男子,把人生荣华富贵的际遇,没一事不做到,没一件不享到。

崔瑞德: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有力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最有争议的人物”,他“集艺术家、诗人、焚书者、好战者、穷人的保护者”于一身。他既“打败了准噶尔,最终结束了中亚游牧民族的分立状态,强有力地扩大了清帝国的版图”。而又刚愎自用,打了劳民伤财的“大小金川之役”和得不偿失的“远征越南、缅甸之战”。他既编纂了保存浩瀚典籍的《四库全书》,又大力焚书,滥行文字狱。他在位期间发展农业、提高生产力,养活了全国三亿人口,使清朝的经济达到鼎盛,但又喜怒无常,挥霍浪费,导致晚年面临贫困和腐败之局面。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