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真正的原因竟然在于诸葛亮?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它前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人才,如:诸葛亮郭嘉周瑜等,但是到了后期魏蜀吴三个势力中蜀汉的人才可以说是最凋零的,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在历史上的蜀国后期,并没有出现什么大将,只有姜维勉强在支撑蜀国的队伍,以至于后世笑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虽然没有多大建树,但一直兢兢业业的廖化无辜躺枪,但这也间接说明蜀汉的人才队伍逐渐凋零,已经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这是为什么呢?

在蜀国的历史上,其实也出过不少将才、例如五虎将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再往下也有王平、马忠、邓芝,但到了后期除了被诸葛亮一直雪藏的姜维,剩下能提的有谁?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阎宇,跑去救援成都结果把自己都丢了;张翼,阿斗投降后,被迫投降了钟会

面对着老将因年龄问题先后去世,蜀汉并没有新鲜血液的诞生,最后导致蜀国都被打到城下了,满朝文武都在思念五虎,完全没有了主义,有一部分人都是提出了主张,直接投降。有一部分人把这种原因归功于诸葛亮,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诸葛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游戏中,诸葛亮都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说到诸葛亮肯定是不陌生的。在历史上,诸葛亮的名声都是非常显赫的。同时诸葛亮死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武侯庙。

这就是专门用来祭祀诸葛亮的。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写有很多精彩的地方,比如说三顾茅庐、空城计等等。可是这两个事在历史上,却是不存在的。小说中的诸葛亮出神入化,几乎是无所不能,这一点与正史还是有所区别的。

刘备在建立蜀汉的过程中,诸葛亮都是尽心尽力的。后来刘备与诸葛亮谈话几次之后,就开始决定重用诸葛亮。这时候的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开始上升。可以说,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这在古人的眼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恩惠。

作为历史上的大忠臣,诸葛亮更是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刘备死后,蜀汉的运势就走了下坡路。到了后期的蜀汉,人才已经凋零了,再也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大将。因此还流传出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时候的廖化已经年过七旬。

其实,在历史上,诸葛亮浪费的人才足以组建一个超级军团。那么诸葛亮浪费的人才都有谁呢?刘封肯定是其中一个,作为刘备的义子,刘封在最开始的时候得到了刘备的喜爱。刘封先随诸葛亮、赵云、张飞的“二路兵团”进攻益州,后来又随刘备、法正进攻汉中。这时候的刘封仅仅二十多岁,就已经是战功赫赫了。

后来刘封没有救援关羽,诸葛亮建议刘备杀死刘封。其实根本原因并不是这个,当时的刘禅已经长大,假如刘封不死,那么皇位就要给刘封,反而刘备的亲儿子得不到皇位了。其次在诸葛亮掌管蜀汉期间,还有两位被耽误的主将,就是李严和魏延

李严在担任太守一职的时候,就曾经用五千兵马抵挡住了以马秦、高胜为首的数万人的起义。由此说来,李严绝对是主将的不二人选。魏延就是更人熟悉的了。魏延前期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汉中对蜀汉来说,肯定是重中之重,它的重要性不亚于荆州。

能够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足以说明刘备非常看中魏延。等到诸葛亮坐镇南郑指挥北伐时,此时的魏延已经成为了独当一方的主将。无论是魏延还是李严,两人的结局都不太好,在刘备时期两人被重用,可是到了诸葛亮辅政的时候,两人的地位就下降了很多。

李严在诸葛亮时期被贬为了运粮官,魏延本来是汉中的太守,可是到了诸葛亮时期只能够做先锋了。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亲力亲为,因为这种做法,还让诸葛亮活活累死了。诸葛亮就是没有放权,才导致的自己仅仅54岁就去世了。这时候的诸葛亮消失在了历史上。

虽说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诸葛亮对手下有能力的大将不放手、不放权,实际是浪费了蜀汉有限的人才。这就导致了在蜀汉后期,蜀汉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

但是除了诸葛亮的不放权的原因外,还有三个原因:

1.没有一个好的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有一个通病,就是贵族垄断官员的选举。蜀汉前期跟随着刘备创业的那些大臣武将,去世之后,他们的子女继承了他们的官位,能力够不够尚不说,但是领兵经验明显不足,关羽、马超、黄忠等三国中每一个能喊出名的武将,哪一个不是从战场中走出来的。

当然这些官二代可能经过前人的特殊照顾,学了不少带兵打仗的经验,但这仅局限于纸上谈兵。父辈在的时候轮不到他们带兵,父辈一去世,倒是轮到他们了,但面对恶战明显能力不足就体现出来了。

2.人口数量减少

首先,不管从地理位置,还是从诸葛亮持续北伐的政策上看,蜀国的人口都很难有效增长。蜀国位于山区,人口肯定比不上曹操的中原地带。诸葛亮六出祁山,男丁都被抽调去打仗了,人口根本上不去,出现人才的概率当然就低了。

3.对蜀国本地贵族的不信任

跟随着刘备的荆州派系与当地的益州本土派系的矛盾。作为外来这,益州派系刘备政权没有认同感,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解决这一致命问题,以至于后来还出现了彭恙谋反等此类事件。作为蜀国的两大力量,并没有融合在一起,有人也不会尽力。

再加上夷陵之战的损耗,很多新生力量在这战中战死或者投降,基本都是被刘备看中的大将之才,三国志上记载的就有10多人,那些未出名就战死的更不用说了,多不胜数。

以及许多老死的人才,如:

马超,这个应该大家都知道,40多岁去世,不然后期还能在北伐的时候鼓动羌族大部分来一起作战。

法正,参谋奇才,为刘备效力的短短几年就攻下了西川,汉中,要是多活几年刘备夷陵之战不会输那么惨,可以也是英年早逝。

关兴、张苞、张绍,三名二代将领,如果他们成长了就算没有关羽张飞那么强大,但是肯定也不会太差,可惜三人都夭折。演义中还杜撰了好多他们两人的英雄事迹,可惜全是子虚乌有。

至于霍峻,费观,王平,邓芝,马忠,张表,程祁,杨汰,韩俨、黎韬,杨?,何双,赖??等刘备或者诸葛亮看中的人才,都是年轻轻轻就去世了,可能大家对这些名字大多不熟悉,关键是他们死太早啊,不然肯定会成为后期的顶梁柱。

也正是以上的这些原因,导致了蜀汉后期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尴尬地步,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