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明朝的大奸臣魏忠贤,究竟有多重要,为什么说他不死,明朝不会那么快灭亡?

134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王朝之一,其郑和下西洋就是在这个时期执行的政策,而有好的肯定就有坏的,他最著名的奸臣那么非魏忠贤莫属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明朝的大奸臣魏忠贤,究竟有多重要,为何说他不死,明朝不会那么快灭亡?

众所周知的是,明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党争。不过在人们的眼中,东林党肯定是一个坏到了家的一群人,从崇祯帝继位后,魏忠贤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崇祯帝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魏忠贤杀死了。后来东林党一家独大,成为了朝廷的支柱。

可惜的是东林党根本没有什么本事,全是一群纸上谈兵的人。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应该就是大部分人心中的明朝末期。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现如今的论坛中,掀起了一股吹捧魏忠贤的人,甚至是没有魏忠贤,明朝就不会存在。

那么为何这么说呢?

小编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压制东林党

明朝长期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文官势力庞大,东林党就是文官势力的集中代表。魏忠贤认为这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文人根本就没有能力去解决明朝内忧外患并存的被动局势,他决定大刀阔斧的去压制东林党。这在史书上被称为党羽之争,很多人认为魏忠贤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为之。

二、征收商业税

明朝后期正处于我国历史上“小冰河”时期之一,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税收锐减,百姓对朝廷的满意度也急剧下降。魏忠贤看着困苦不堪的农民,再看看国家财政收入的情况,想到了征收商业税这个办法,这样既能够把赋税着重放在收入相对较高的商人身上,不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农民增加负担,不引起民愤,又能够确保国家有足够的财政收入,维持明朝社会的稳定。但是很多人认为魏忠贤是为了充饱私囊而为之,其实他这么做是为了给动荡不安的明朝朝廷筹集足够的资金,使明朝的机构能够正常有效运转。

三、重视军事

明朝后期,处于东北地区的后金政权在迅速壮大,将扩张的野心指向了明朝,加上一直活跃于沿海地区的倭寇,明朝外患无穷。为了能够保住明朝的统治,魏忠贤特别重视军事发展,只有军事实力壮大了才能够有稳固的国防,国家才能避免被外族入侵的境况。但人们却认为这是魏忠贤想要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准备趁机攥权。

四、知人善任

明朝有规定,皇子都必须远离都城率兵去戍守边疆。所以,新任皇帝由于不熟悉皇城内的人际关系,颁布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魏忠贤也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他在用人方面比较谨慎。但是他这么一个做法还是被很多人说他为了发展自己的党羽。

对于魏忠贤的评价,明朝大臣杨涟给出了客观的评价:“忠贤本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夤入内地,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由此可以看出,魏忠贤在明朝时期,绝不是可以力挽狂澜的人,同时还是大奸臣。

现如今看来,东林党和魏忠贤似乎成了价值观的两端。东林党在明朝末年,表现为空谈误国,大搞党争,对抗皇权,反对对富人收税。这样的事让人们对东林党的看法改变了,由此大量的人都认为明朝亡于东林党。抹黑完东林党,那么魏忠贤就很厉害吗?

明熹宗时期,当时的魏忠贤达到了人生巅峰,这时候的他被评价为“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由此看来魏忠贤甚至已经是把持朝政了。对于魏忠贤的功绩,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对明朝实施了重收工商税,这个举措拯救了明朝的百姓。

魏忠贤重收工商税,根本不是为了百姓,要知道当时的魏忠贤还没有太大的权力。由此说来,魏忠贤重收工商税, 为的就是笼络明熹宗的心,这样一来魏忠贤在明熹宗心中的位置就更高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就是明熹宗看魏忠贤一心为百姓,是个可以重用的官员。

可是仔细一看就能够发现,魏忠贤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自己。通过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魏忠贤在重收工商税时,都是由其他官员进行的,这时候的官员会对百姓进行压榨,由此来说魏忠贤根本不是一心为百姓。派遣出去的宦官大多数都是魏忠贤的党羽,其次宦官大多无视法律而一意苛求。结果这些人对明朝百姓造成了压榨。

其次都说东林党增加了农业税,可是根据记载来看,东林党完全没有这样做。万历四十六年,户部尚书李汝华提议全国除贵州外,每亩民田加征三厘五毫作为辽饷。从这样的记载来看,东林党根本没有增加农业税,其次东林党也没有减少商业税。

魏忠贤也不是治理朝政的人,他的能力是有限的,与后人所认为的肯定有不同。当时的魏忠贤代表了百姓的利益,因为魏忠贤是从民间走入皇宫的,东林党则不同,他们代表的是士大夫的利益。于是两个党羽的争夺就出现了。

魏忠贤代表了阉党的利益,说白了这个利益集团中全是宦官。朱由校成为皇帝之后,大权交到了魏忠贤的手中。在魏忠贤主政之后,问题出现了。魏忠贤主政之后,辽饷等边饷数额急转直下,天启五年、六年、七年,辽东之外的边饷不断下跌。

后来明朝国库就出现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无论是哪一个地方,都没有足够的饷银。到了崇祯帝继位后,明朝的国库就更加空虚了,这时候的崇祯帝接手了一个问题百出的王朝,即使是能力再过人,也不可能挽救明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