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西藏民间传统游戏(一)

与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民族一样,藏族同胞在生活中同样创造了纷繁多样的娱乐方式。除了众所周知的骑马、唱歌、跳舞外,还有一些不为外地人熟悉的传统游戏。下面,小编列举几项,大家一起来长知识。

藏式骰子(图片来自于网络)

骰子游戏在西藏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藏族先祖们把骰子作为打卦的卜辞。等到了建立于1642年的甘丹颇章地方政府时期,骰子已成为一种即斗智又消遣的活动,在藏族人民的日常娱乐生活中不容忽视。玩藏式骰子需要的工具有骰子、骰碗、骰盘、筹码、小子儿、骰垫。按照环境和场合不同,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如用糌粑做骰子,用小石头当小子儿,用火柴棍或树条当筹码,用毛毯当骰垫。用骰碗轮流摇骰子谁能率先突破其他人的障碍跑完一圈即获胜。藏区各地方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但基本游戏规则大同小异。游戏中分晓胜负的主要形式有:(1)玩家中谁先将自己的筹码过关斩将,走完64颗小子儿者为胜者,特别是将九枚筹码集合在一起后,成功过关是最佳的胜利方式;(2)当母筹码摆放后,玩家此后掷出的点数都打在对家母筹码的位置上时,只能把自己的母筹码往前挪位,这样一直把母筹码走完局点时也算是赢得胜利;(3)在游戏过程中,当一个玩家掷出2点时,他就可以继续掷骰。如果连续三次掷出2点,赢得胜利;(4)当玩家掷出两颗骰子上下叠起的特殊点数时,只要能够及时、完整地颂出针对这一情况的专用骰词,则不仅赢得该局胜利,连整套玩具都归为己有,并且将这种现象视为最为吉祥。

克郎球

克郎球,也叫吉韧。这种游戏纯属舶来品,约上世纪40年代初始流行于拉萨。克郎球有点像康乐球,但“球”是扁圆的木块,用手指直接弹击棋子,其规则与斯诺克相仿,因此也被称为“藏族人的斯诺克”。吉韧由台面和棋子组成,其台面形似台球桌面,但比台球桌面小,呈正方形,无桌腿,玩时置于桌上。木质棋子是扁圆形的,一面平滑、一面刻有圆形花纹,共计20枚,大小如同大衣纽扣。棋子中黑、白(实为不着色的自然木材色)各9枚,红棋一枚。用手指(一般用食指)弹击母棋,使其借力击打黑、白棋或红棋,并弹入桌上四角任何一个洞口。玩吉韧时双方要将母棋放在各自面前距台面内边10厘米处的两条平行线内,不可越线弹击。平行线上方的棋子一般用食指弹击,反之用拇指弹击。一方若未将自己的棋子弹入洞中而直接将母棋击入洞中,则要取出一枚自己已弹入洞中的棋子摆在台面中间。当任意一方只剩红棋和一枚自己的棋子时,必须先将红棋弹入洞中,紧跟着推入自己的棋子才算胜一局。若最后一枚棋子未入洞则要取出红棋和自己的一枚棋子摆在中间,由对方接着弹击。如一方不慎将自己最后一枚棋子碰入洞中只剩红棋时则负于对方。

藏棋(图片来自于网络)

藏棋在藏语中被称为“密芒”,又叫“多眼棋”、“多目戏”。主要流行的有周久(六格)、邓久(七格棋)、曾久等,藏棋在古代时大多在藏族上层统治阶级中流行。藏棋棋盘纵横各十七道,对局前要摆好十二个子,黑白相间各六个,执白子者先行。地上可画棋盘,持碎石子或羊粪蛋可做棋子,棋的对奕多用“挤”、“占”、“围”、“吃”等战术。藏棋与围棋相似,但也有独特之处,如打枪、褡裢、转棍、三碧、四碧等。它可以两人对下,也可以四人或六人对下,玩时没有时间限制,一般要三四个小时才能下完一局。也有学者认为“密芒”只是藏棋的一种,流行于安多地区和嘉绒牧区的“尼格尔”才更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