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解读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鸡蛋?
传统节日清明节这一天,我国民间有吃鸡蛋的习俗。民俗专家说,这一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节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前者可吃,俗信吃了这种鸡蛋,一年就不会头疼;后者则仅供玩赏。 王来华表示,探究清明节吃鸡蛋的象征意蕴,其中还寄寓着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商的始祖契为“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而生。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也是鸡蛋。 清明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民间有一种说法,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墓上,象征“脱壳”,预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能出人头地。 民俗专家进一步表示,春季是万物孕育的季节,与鸡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鸡蛋又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再加上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人们纷纷郊游踏青,煮熟的鸡蛋是便于携带的理想食品,这些都促使鸡蛋成为清明节的节俗食品。
- 上一篇:福建莆田元宵习俗:坐刀轿 铁球甩打脊背
- 下一篇:藏历年习俗:吃“古突” 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