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贵阳清明习俗的五种风物

寒食

“老贵阳人在清明这天,也有吃寒食的习俗。”家住小十字的78岁老人陈富国说,过去人们扫墓时的“清明食品”,往往是糕点、凉粉、凉面加卤菜、凉菜;锅魁加卤菜、凉菜。

“小时跟大人去扫墓,觉得清明节好玩。”红边门普陀社区82岁的沈秀英婆婆印证了舒锦文老人的说法:扫墓一般都在郊外,相当于春游,一大家子人还会带上凉面、酒菜、糖果等食品,祭奠先人后,大家一起吃掉,又有玩的又有吃的,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了。

挂青

今年62岁的许天友先生回忆,小时候过清明,流行“挂青”。他说,当时人们扫墓除了带上纸钱香烛外,还会带上一串用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用以招魂,俗称“挂青”。俗话说,“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狗屎”,是否有“挂青”,成了一个家庭是否后继有人,是否兴旺发达,是否父慈子孝的标志。

“挂青”这个传统实际上给后人提出了一个要求,每年清明,一定要到亲人的坟墓旁边看看。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坟墓很容易损毁,有没有狐兔在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亲临察看,给坟墓添土除草,同时供上祭品,烧些纸钱,或者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清明粑

沈秀英婆婆至今忘不了那用“清明菜”做的清明粑,“据说,清明粑有医药作用,由于清明和聪明读音相近,所以还有小孩吃了清明粑会变得聪明一说,我们小时候就总盼着吃清明粑。但清明粑只是到清明节的时候才能吃,因为那时的清明菜最好。”

“清明菜”是一种矮小、长着绒毛的野青草,清香、甘甜。清明节前后,这种可吃的野草突然就茂盛了,顶端开了小花,一小簇一小簇淡淡地黄。开花之前,将清明菜采回来,切烂,和着面粉、糯米面或玉米面,加上盐、糖及芝麻、花生拌在一起的“引子”烙成粑粑,放到鼻子边一闻,有股清明菜特有的清香味,放进嘴里一嚼,软软的糯糯的。

染饭花

省文联副主席何光渝先生则介绍,贵阳的布依族还有在清明节吃“染饭花”的习俗,这种有奇香的花用来把糯米饭染黄,供奉在祖先坟前,以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此外,土家族在清明节这一天要上坟挂青,家里要吃猪头肉,有“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的说法。

风筝

“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巧样,一行飞上碧云端。”72岁的贵阳老市民戴自新告诉记者,这是清代一首咏风筝的竹枝词。我国人民世世代代放风筝,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清明清明,又清又明”,清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光阴。风和日丽,所以人们都选择在这时出去春游踏青。许多人家还会带上风筝去郊外放。这是因为南方的风往往没有确定的方向,乱吹一气,但在立春以后这段时间,风向一致,没有狂风暴雨,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戴自新老人说。

扫墓祭祖这样一个严肃、沉重的日子,为什么又有踏青、放风筝等欢快的活动?何光渝先生说,在中国民俗中,快乐的成分很高,俗话说“红事白事都是喜事”,人们会把悲伤的事情快乐地过,主要是为了励志,逝去的人走了,活着的人还要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