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伏时节话避暑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天开始数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已经到了。
夏至三庚便数伏。所谓三庚就是3个庚日,我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日,庚日即是一种纪日方法,一庚为10天。夏至三庚便数伏即指夏至后第3个庚日开始数伏,一伏为10天,三伏即是30天。有些年三伏天有40天,因为我国传统历法规则立秋后必有一伏。如果入伏早,到立秋时三伏已过或将过,就必须加一中伏,使得立秋后还能有一伏。今年就有两个中伏。今年夏至是6月21日,之后第3个庚日是7月14日,进入初伏,初伏10天,7月23日结束;7月24日开始中伏,中伏20天,8月12日结束;8月13日开始末伏,末伏10天,8月22日结束。今年的伏天有40天,所以炎炎夏日,十分漫长啊!
伏是隐藏的意思,据《史记》:“伏者,隐伏避盛夏也。”夏季天气炎热,伏天大家更是要“潜伏”避暑,注意防暑降温。我国1960年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已经“暂行”了40多年,早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且该条例也不具备强制效力。而我们在一些工地上虽然能见到“应尽量采取以下隔热措施”、“最好在40℃以下”等字样,但其并没有规定“不尽量”、“没最好”的惩罚性措施,很难为劳动者真正保驾护航。
防暑降温,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对于每个人来说,掌握防暑降温的常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传统宗教的养生思想中,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日前,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gn国际合作委员会等6个机构评选出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在香港揭晓。这十大避暑名山是:山西五台山、江西庐山、河南鸡公山、浙江天目山暨莫干山、贵州乌蒙山韭菜坪、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四川峨眉山、贵州铜仁梵净山、云南大理鸡足山、湖北武当山。其中半数是我国著名的佛教、道教名山,如素有“清凉山”之称的五台山、峨眉山、梵净山、鸡足山都以佛教闻名天下,武当山更是道教名山。天下名山僧道多,佛教、道教名山胜地当选为避暑名山,从中可看到他们是注重并善于避暑养生的。
四时调养,历来为道教养生所重视,《灵枢经·本神篇》早就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长生久视。”对于夏天的养生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季为阴阳二气相交,万物荣华充实的季节。为应顺天地自然之理,人应当夜睡早起,不要为日照时间的增长而改变作息时间,养成晚睡的习惯。夏季“若所爱在外”,要防止生气动怒,否则将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还会带来“痎疟”的毛病,“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丘处机《摄生消息论》认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纳凉,以防贼风中人。饮食宜温软,不令太饱,畏日长永,但时复进之。渴宜饮粟米,温饮豆蔻热水。生冷肥腻,尤宜减之。若需要食瓜果之类,宜虚实少为进之。”
数伏也是我国民间重要的节令,有许多民俗活动,“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数伏天气炎热,容易中暑,人们情绪容易烦躁,休息不好,容易疲劳生病,而且伏天里食物容易腐烂,也是肠胃道疾病高发时期。在伏天人们应该做好保养工作,保持平静的心态,“心静自然凉”嘛!
- 上一篇:回族掼牛 中国式的斗牛
- 下一篇:云南少数民族风情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