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桐城歌方言词汇释义

桐城歌方言词汇中,以形同异义居多,而在形同异义中,以桐城歌方言词汇理性义大于普通话词汇居多,即有的桐城歌方言词汇相对于普通话而言,义项较多,词义范围较大。以下将做具体说明:

想(不)到:普通话中“想(不)到”表示“脑子里(没)有一个想法”。桐城方言中虽也有该义项,但除此之外,“想(不)到”还可以表示“得(不)到”,理性义范围要比普通话大。例如“这么多零食啊,可惜都不是我的,我想不到啊!”。桐城歌《唱支山歌暖心间》(歌谣·39):“小小牛角一窝圆,放牛的小哥好可怜,天晴想不到热饭吃,天阴想不到干衣穿。”[4]这首桐城歌描述的是放牛娃的贫困生活状态,“天晴想不到热饭吃”即表示“晴天得不到热饭可以吃”的含义。

照:“照”在普通话中有多种含义,①光线射在物体上;②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其他人物的影像;③摄影;④画像或相片;⑤看顾;⑥按着;⑦凭证;⑧知晓;⑨通知,通告;⑩对着,向着。“照”在桐城方言中,也有以上意思,但除此之外,“照”还有表示“行,可以”的义项。桐城方言中经常提到“照不照”,即表示“可以不可以、行不行、会不会”的含义。例如:“上街时帮我带几个鸡蛋,照不照?”桐城歌《学做事》(儿歌·76):“帮助爹爹去抬粪,抬又抬不照。帮助妈妈去割稻,割稻好累人。”这首桐城歌讲述的是小孩子学做事的一些情景。这里的“照”即表示“抬不动或不会抬”的含义。

突:《说文解字》中对“突”的解释为:“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一曰滑也。徒骨切”,《汉语大字典》中对“突”有三种含义:①忽然:~然。~现。~发。~变。~如其来。异军~起。~兀。②超出,冲破,猛冲:~破。~围。~出。③烟囱:曲~徙薪。灶~。桐城方言中除表示普通话中含义之外,还可以表示“煮东西”的意思,例如“锅里在突稀饭,你要注意着点啊!”。桐城歌《僖嫁女》(儿歌·107)是一首表达女儿出嫁时热闹场面的歌谣,其中有这样一句:“大锅里饭,小锅里粥,炉子锅里突猪肉,包你蹲着好享福。”这里的“突猪肉”即表示“煮猪肉”的意思。

晗:《集韵》中“晗”为“晗,欲明也。”可见“晗”表达的意思是“天将明。”而在桐城方言中,“晗”则表示“天将阴”,可做动词,例如“天晗下来了。”亦可做名词,例如“晗天。”桐城歌《老天也有二月难》(歌谣·233):“老天也有二月难,蚕要暖来麦要寒,插下青稞盼交雨,跑路哥哥怕天晗。”这首歌谣是对于节气的描写,在这里“晗”即是表示“天阴将下雨”的含义,与普通话意义完全不同。

家婆:普通话中,“家婆”指①妻子;主妇。清代褚人穫《坚瓠四集·僧还俗》:“和尚讨家婆,脱褊衫,着綺罗。”②方言。谓丈夫的母亲,犹婆婆。太平天囯无名氏《太平天日》:“坏道竟然传得道,龟婆无怪作家婆。”而在桐城方言中却指的是“妻子的母亲”,指向对象明显不同。例如《往后不上舅舅门》(儿歌·128):“旧花鞋儿后跟补,我是家婆外孙女,家婆叫我堂屋坐,舅娘叫我灶口蹲。”这首桐城歌描述的是外婆和舅妈对于“我”这个外孙女截然不同的态度。“我是家婆外孙女”中的“家婆”即表示“外婆”,而不是“奶奶”。

打牌:普通话中“打牌”表示“玩纸牌”,而在桐城方言中还可以表示“打麻将”,桐城歌《你家女婿不成才》(歌谣·100):“好喝酒来好打牌,牌打通宵不家来。”

滚:“滚”在普通话中,可以做形容词、动词和副词。作形容词时,表示:①从水,衮声。本义为大水奔流貌;②连续不断,急速翻腾的样子;③圆的;而在桐城方言中,“滚”还可以表示“热”、“烫”的含义,虽然在普通话中,当“滚”作动词时,有“水滚了”之说,但像“滚”作形容词时,却无“滚水”之说,故意义范围比普通话要广。例如桐城歌《秤压千斤靠小砣》(儿歌·16):“儿多好吃苦,滚粥菜遭殃。”

嘈:普通话中“嘈”有两种解释:①喧闹;②指胃部难受,不舒服。在桐城方言中,“嘈”有以上两种义项,也有“吃多了东西,胃里有点嘈!”的用法,但还可以表示“人因受委屈而在心中产生的义愤。”例如桐城歌《陪着笑脸倒求饶》(儿歌·126):“穷人气得心里嘈,都把长工短工抛。”这里的“嘈”并无普通话中的两种义项,而是表示心里怄气的含义。

刁:“刁”在普通中多表贬义,其意为“狡猾,无赖、奸诈”,而“刁”在桐城方言中则多表褒义,表示“机灵、乖巧”,例如桐城歌谣《姐姐好》(儿歌·106);“姐姐好姐姐刁,姐姐给我小钱包。”又如《风土》(歌谣·9):“郎哥心刁口齿灵,再把八景说我听。”

泡(pāo):《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水。出山陽平樂,東北入泗。从水包聲。匹交切”,汉语大字典中“泡”作为名词时,①古水名。又名丰水;②鼓起而松软的东西。作为形容词时,①盛大;②虚而松软的样子。而在桐城方言词汇还可指的是“人想的说的做的都超越了客观实际”,含贬义。例如桐城歌《五打盘歌》(儿歌·33):“小小牛伢不要泡,我打盘歌试你孬不孬?”“盘歌”是一种以问答形式形成的民歌,与“山歌”相似。这里“泡”的义项是普通话里没有的

喧:“喧”是一个形声字,作形容词。《汉语大字典》将“喧”本义为“声音大而嘈杂。例如~哗。~闹。~嚷。~腾。~嚣。~宾夺主。”,但在桐城方言中,“喧”除了该义项,还可以作动词,有“骂人”的含义,例如“你把裤子弄脏了,你妈妈等会儿又要喧你了。”桐城歌《看牛的伙计好可怜》(儿歌·116):“回来迟了稀饭没得吃,回来早了又挨老板喧,老板喧,看牛的伙计好可怜”。这里的“喧”即表达“老板骂”的含义。又如《五月桃》(儿歌·129):“大母舅叫我扯一个,大舅母喧我害桃痨。”

烧锅:旧时指做烧酒的作坊,现指做饭。而桐城方言中,“烧锅”还可以作名词,则还可以表示“妻子、老婆”。例如桐城歌《布谷鸟儿叫连声》(歌谣·112):“催得好,长大以后讨烧锅。”这里的“烧锅”即表示“老婆、妻子”的含义。

卡:《汉语大字典》中“卡”表示:①在交通要道设置的检查或收税的地方:关~。~子。②夹东西的器具。③夹在中间,堵塞。桐城方言中,“卡”做名词时还可以表示“鱼刺”,例如“我被卡卡住了!”,前一个“卡”是名词,而后一个“卡”为动词,桐城歌《我想亲娘热血滴》(儿歌·141):“她穿新衣我穿旧,她吃鱼来我吃卡。”这首歌谣反映的是亲娘和后娘对于“我”的截然不同态度,在这里的“卡”是表示“鱼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