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宁夏须弥山石窟:一部刻在石崖上的百科全书

133

宁夏须弥山石窟(图片来源:资料图)

须弥山石窟,是一部刻在石崖上的百科全书。

秀骨清相,北魏政局动荡的真实写照

实力有多大造像就有多大。这是我在须弥山的第一感悟。

须弥山佛像诞生于战乱中,是那段苦难历史的产儿。

考古学家考证,宁夏须弥山石窟最早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开凿的,而这段时间正是著名的“高平起义”爆发阶段。

那时乱是乱,但丝绸之路并没有断绝,波斯与北魏仍互通有无。波斯使者进贡给北魏皇帝的狮子,在固原被高平与秦州联合义军截获。首领万俟丑奴以为是天意,便称帝,年号神兽。

神兽并未保佑万俟丑奴。起义军很快便被宇文泰率领的北魏大军镇压,万俟丑奴脑袋下课了(被斩杀)。

一心真的不能二用。北魏统治者一边砍人,一边进行艺术创作(凿佛像)。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后果很严重:须弥山北魏佛像又矮又瘦。第14、24、32、33石窟可以看出,北魏佛像面目清瘦,身材修长,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带覆盖于龛下;双肩稍窄,透视出秀骨清相之美。菩萨也是面目清瘦,身着对襟大袖襦,以宽袍大袖的汉族服装取代了圆领窄袖的胡服,这是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富丽华美,彰显北周固原实力

轰轰烈烈的“高平起义”被镇压了,但起义者的鲜血染红了固原几位投机倒把者的红缨官帽:曾经跟着万俟丑奴闹革命的田宏背叛了革命,投奔了宇文泰;固原当时的黑恶势力头子--李贤带着乡兵配合宇文泰镇压高平起义,有功,成宇文泰心腹。此时的固原颇显重要,是宇文泰成就霸业的根据地,是北周王朝建立的基地。而这个要地主要靠他的铁哥们--李贤经营。

固原人李贤、田宏后来官至北周柱国大将军,声名显赫。也是因为有李贤、田宏等实力派的支持,所以北周时期须弥山石窟开凿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精。第51窟是须弥山石窟造像规模最大的石窟。窟后壁长方形的宝坛上,并列雕凿有3尊6米高的盘腿大坐佛,造型精美,气势雄伟,栩栩如生,是须弥山石窟造像精品中的精品,被誉为“须弥之光”。

北魏时期的小佛龛矮佛像不见了,代之是高大华丽的造像。第45、46北周石窟,是须弥山石窟造像最多,装饰雕造最丰富、最华丽的石窟。这里存有比真人还高的造像40余尊,造像由先前的瘦削变得圆润丰满,双肩宽厚,体态健壮,衣服宽松;菩萨头戴矮花冠,两侧宝绍垂肩,面相圆润,颈上有桃尖形或圆形项圈装饰,上身缠衣巾,腰裙外翻,显得很有生气。

  雍荣华贵,那时隋唐的本色

须弥山仅有隋代3个洞窟,虽然佛像高大富态,但雕凿技艺有点走形。比如1号药师佛窟,开凿的年代为隋末唐初,虽已趋近唐代,但是仔细看的话,在其脖子部位并没有代表肥胖美的三道肉纹。

隋代石匠想突破北周艺术风格形成自己的风格,但由于隋代是一个从分裂到统一的过度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还没来得及形成自己艺术风格,就被盛唐给灭了。因此,须弥山隋代石像头大脖子细,越看越不协调。

到了唐代,一批白皮肤蓝眼睛的老外延续了固原的辉煌。

这些白人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 “昭武九姓”栗特人。从西亚而来,在唐代第二国门--固原驻足歇息。

正是这些白人的不懈努力,丝绸之路在唐代最为繁荣。须弥山,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由长安到西域的最短线路的必经之地,唐代设立了“石门关”。

再多的物质享受不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于是,佛教的“生死轮回说”“众生平等说”“求得佛根涅槃来解脱苦恼说”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在当地的信男善女和达官贵人的资助下,须弥山石窟开凿迎来了最繁荣的时期。

第5窟原称景云寺,是唐代武则天时期在山壁上凿出的一尊高20.6米高的弥勒坐像,仪态端庄而安详。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两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

唐代须弥山造像风格,已明显地表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即以丰满为美,以雍荣华贵为美。无论佛还是菩萨,弟子、天王还是力士,都雕凿得丰满圆润,栩栩如生,内着僧衣,衣薄透体,自然流畅。

俱往矣,当年原州城里的的达官贵人都成了粪土,须弥山的佛事渐行渐远,丝路的繁忙羽化为石门关石壁上的几孔柱基……

如今,在须弥山巨资打造的是一个王牌景区。但在我看来,是在兴建一座书院。因为这里应是各种学术思潮交流的场所,而不应仅仅是烧香敬神、游客嬉闹之地。史家在这里清晰了历史的真面目,画家在这里临摹菩萨的一条飘带便成了大师,旅居在此的哲人冲着山崖上的石像有所顿悟,蜗居在毛家台子的作家完成了一部名著……只有这样的文化气场才能与世界文化遗址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