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象雄古格藏传佛教壁画艺术风格初探

巍峨的古格王国都城遗址坐落于西藏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象雄国王后裔吉德尼玛衮建立的地方政权——古格王朝。都城遗址在高约300米的土山上,耸立着雄伟的城垣和宫殿。古格遗址现残存879孔洞窑、445座房屋,58座碉楼、28座各类佛塔,数百间房屋依山叠砌、层层相连,直至山顶。古格都城遗址是宫殿建筑与寺院建筑结合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是格鲁派喇嘛王国极具宫廷气派的艺术,遗址中保存较完好的壁画主要分布在白殿、红殿、卓玛拉康,吉生拉康和曼陀罗佛殿之中。壁画内容异常丰富,几乎全面反映了古格王朝僧俗生活的各个方面。重要的历史人物、宗教人物和现实生活场景均有生动的描绘,上自国王、宗教大师、官吏使臣、王妃、僧侣,下至百姓、将士、商人、游人,甚至耕种,收获、打猎、挤奶等世俗生活内容也得到维妙维肖的反映。这些壁画艺术融汇了西域、南亚和中原艺术的因子,消化综合而后产生的具有独特绘画风貌的自成体系的艺术,构成了藏传佛教艺术领域里的一道奇特景观。

古格遗址壁画

一、古格壁画艺术的佛教母题

古象雄文明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就产生了,这里曾是藏族雍宗本教的发祥圣地和文化中心,古格王朝承传了象雄文明,古格藏传佛教壁画艺术是我国藏民族历史上继吐蕃王朝时期佛教前宏期美术之后兴起的又一重要高潮,史称藏传佛教后宏期美术。其佛教石窟的规模众多和壁画数量空前的宏篇巨构承启着后宏期佛教美术的崭新局面,统领着一方神圣佛国净土。

古格壁画中反反复复出现的佛、菩萨、度母、金刚、飞天等人物符号,例如:

度母殿整个佛殿的佛像布局依照传统定制,严格有序,如三世佛(过去、现在、将来)、三身佛(法身、应身、报身)、五方佛(东、西、南、北、中)以及护法金刚和大德高僧。佛殿后方壁画绘制释迦牟尼佛“十二善业”图等佛教故事,殿内的矩形木框内刻有梵文“十大自在相”字母组合图案,即《时轮经》所说的命自在,心自在、资具自在、业自在、解自在、受生自在、愿自在,神力自在,智自在,法自在,都与佛教母题紧密相连。 古格壁画色彩的使用上同样反映佛教母题,例如壁画色彩中的白色代表雪山,象征纯洁、真诚:黄色代表大地,象征光明、智慧j红色代表火焰,象征神圣、权力,绿色代表江河,象征温馨,善良,蓝色代表天空,象征典雅、高尚。这五种色彩在佛教中还被视为五色主,即五方佛及五种智慧等。

佛教母题是藏民族的标记,是雪域高原藏民意志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表达着藏民的理想愿望,传递着藏传佛教美术对现世和未来的美好寄托,体现了佛教世界的一种秩序美和理性美,其目的在于复制宗教的偶像,主题和信条,用一种虔诚的态度精心创造和表现神圣信仰的自我修行方式,体现了包含着创作者和礼拜者、修行者在内的一种超越自我、追求离苦得乐、证得觉悟解脱、圆满自在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心理。

古格遗址

二、古格壁画艺术的空间感

纵观古格壁画,画面通常不限于画看得见的形象,而是用超乎现实局限的,画出作者凭想象而尽情发挥的形象,自然赋予了西藏人丰富的审美感受和想象力,壁画构图打破了传统壁画单一的布局形式,根据表现内容和审美需要创造出了长卷式、曼茶罗式、中心布局式、回环式、多重几何式、密格式等丰富又具新意的构图样式,使得古格壁画具有十分真实、非常单纯、极其朴素大方的美。

例如曼陀罗殿内壁画共25平方米左右,共分一、二、三、四、五层,最上一层壁画是以兽面衔铃铛垂帐纹为主的装饰图案。第二层主要绘有高僧、译师、修行者等92尊人物群像,第三层壁画有礼佛图、说法图等大型造像,第四层壁画绘一圈小型造像,大多为佛、菩萨、度母、供养天女和金刚,约有74尊。第五层壁画也是最下层的壁画,即是地狱变相图。上中下三个区域布局反映了古代藏族人民所理解的天界、人界和三恶道的业果关系。整个画面几百尊人物造像及各种动植物符号,或上下、或左右、或前后,甚至十八层地狱中的大鬼小鬼都可以安排在尺幅之中,图中有多少人物,人与人的相隔多少步,耕地,纺纱、修行的生活场景,都清楚地交代出来。绝没有马虎搪塞过去,叫人看了心旷神怡、联想翩翩,不知不觉地跟着画景神游于另一个“世界”,总之,壁画空间感的营造充分体现了创作者高超的构图表现能力。

三、古格壁画艺术的意境美

古格壁画艺术之美,不仅是视觉享受的艺术之美,而且是深刻的精神之美,是代表了千千万万藏族人民的心灵之美,这就是古格壁画艺术的意境之美。古格壁画意境的形成,也就是雪域高原藏民族意识的形成,作为特有的造型语言长期流传下来,成为一种民族形式。

例如红殿壁画,色彩浓烈,富丽华美,对比强烈,人物多以金线勾勒,辅以蓝、红、白、绿颜色,绘画风格细腻,装饰性较强。白殿壁画设色沉着素雅,蓝底较多,突出蓝与红冷暖对比,色调暖中带冷,统一而又具有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审美追求和风格的变化。

总之古格壁画用色厚重,饱和度高,对比强烈,绚丽明快,与整个建筑风格十分协调,画面上色块之间呼应,妖艳与肃穆,狂舞与淡定,在大红与大绿,大白与大黑之间得到强化与统一,构成其独特意境美。它的美,正是表达出设计者的思想,代表了绘制者的艺术修养,并且通过造型语言,把信息传递给藏区千万信徒。它的美,不是视觉的美所能概括得了的,而是一种广阔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能引起共鸣的心灵美,深刻表达着对佛的礼敬与供养,体现了佛国;争土世界的纯净与庄严、自由与解脱的精神境界,渲染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热爱。

古格遗址

四、古格壁画艺术的民族风

象雄古格地区是政教合一的喇嘛王国,社会政治体制和宗教文化处于一个早期发展、全面开放、综合形成的阶段。古格壁画善于吸收和融会来自各方面的艺术精华,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又特别注重体现自己质朴、写实的艺术特征,从而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风貌和强烈民族风采的古格壁画艺术。

总之,古格壁画的人物、动植物、几何,佛教造型符号等,在似与不似之间,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给人以美的感觉是“真实”的,但又不是如实描绘的;构成的美学法则是自然的,但又不照搬自然。各种造型语言是从各自独特的形象中,抽出其共同的美的形象,综合成为能在精神上起到美的作用的一种艺术语言。

彼此既有鲜明的区别,又有联系,形成了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这个过程绝不是唯心的或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发挥,是博采广撷外域民族艺术精华,以自己民族审美心理为基底,在实践中形成的丰富表现形式、技法、充实繁富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并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古格遗址壁画

象雄古格藏传佛教壁画艺术是雪域高原藏民族悠久历史发展的恢宏画卷,继承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同时吸收和融合了多种外来艺术的精髓。古格壁画以其丰富多样的造型语言,庄严的佛教母题,合理的空间感,完美的意境美,独特的民族风,在整个藏传佛教壁画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对整个藏区乃至藏文化圈内许多地区的壁画艺术都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其遗留下来的壁画艺术珍品在藏族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确立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地位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