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超越技法心灵感应大道——读李学辉的道教人物画
李学辉赠《李学辉道教人物画》,展卷而读,感慨于李学辉这些年竟创作了如此丰富的道教人物画作品,更感动于他浸淫于道教思想而生发呈现出的自然、悠然、浩然之气,读之,心灵可得滋润和洗礼。李学辉善画大画,从他的黄河、长江系列到《齐鲁九圣图》,今年他又创作完成了《崂山道教十大道首》以及众多以道教人物为主题的作品。在他的系列作品中,我们不但看到他日益成熟的技法,更感受到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孜孜以求,他的画不仅是形象展示,更是文化弘扬,他的笔墨往往直击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黄宾虹在他的《论画残稿》中说:“老子言‘道法自然’,庄生谓‘技进乎道’。学画者不可不读老、庄之书,论画者不可不见古今之画”。北宋·董逌有云:“由一艺以往,其至有合于道者,此古之所谓进乎技也”。“合于道”方能“进乎技”,这个“道”是讲审美观的,其实也是讲文化积淀。与李学辉谈他的道教人物事,他很少谈技法,而是侃侃而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谈对道教文化的研究心得,谈如何用更好的方式让中华文化滋养大众。他认为自己从来都不是单纯在绘画,而是力图用绘画的语言来传播文化,用绘画语言告诉大家什么是“道”。他说:“艺术的美是‘人间有大美’,道教文化博大精深,也是特别能体现现代人追求的东西,一个道法自然,说尽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共生共融的关系,涵盖了当今一切关系的处理法则,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基本内涵。有人说道家思想是‘出世’之学,其实道家思想更入世、更智慧。道教智慧不是看透、不是超脱,而是境界。用绘画的方式把这种千古文化展现给现代人,相信一定能得到共鸣。”为了这种追求,李学辉在磨练技艺,更在磨练自己的心灵,他潜心并醉心于道教文化的学习研究,汲取最古老也最深厚的文化营养。也许这就是李学辉成功的原因,在希冀浸润你之前,他把自己先整个泡在古圣先贤的思想海洋里了。李学辉的努力得到了艺术界的认可,也得到了普通观众的理解和喜爱。一个搞期货的朋友看过李学辉的画后对他说,在你的画上,我感受到一种吸引,一种文化再造和文化渗透。《齐鲁九圣图》与《崂山道教十大道首》作品都是以长卷的形式展现,以古老的中华文化为基本内涵,以穿越时空的方式汇聚名家先贤,以给人以心灵启迪和滋养为基本诉求,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如果说《九圣》以端庄胜,那么《道首》以洒脱胜;《九圣》背景为宏阔的泰山黄河,《道首》则是飘逸灵动的吉祥云;与九圣相伴的是体现各自身份的道具,与道首相携的则是神态各异的生态。也许,从影响力上可能“十道首”没有“九圣”那么大,但李学辉自信,新作品在思想上、绘画上、表达上超越了自己,完成了从神圣到人性的回归。《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许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原是不可解读的,说出来,就错了。那么,我闭嘴,请您敞开您的心灵,去体悟吧,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