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舞蹈《千手观音》有何佛教背景?

在佛教中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可以拯救众生于危难。千眼表示智慧无穷,可以普观世界,明察秋毫。据佛教典籍记载,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唐代以后,千手观音像在中国许多寺院中渐渐作为主像被供奉。千手观音的形象,常以四十二手象征千手,每一手中各有一眼。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时,为利益一切众生,“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千手千眼具足”,“发誓愿已,应时身千手干眼悉皆具足”,变现出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等。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在佛教看来,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大好处。千手观音为观音部果德之尊。“千”为无量及圆满之义,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无量广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圆满无碍。根据《陀罗尼经》云:千手千眼观世音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随众生之机,相应五部五种法,而满足一切愿求。

千手千眼观音的由来

与在佛教中,每一位本尊都有其应化之因缘由来。作为佛教徒,固然会依据佛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的而视为真实。不是佛教徒的人,视之为表达佛、菩萨众之悲心的“神话”也并无不可。千手千眼观自在是观世音大士之其中一个化相,这个化相的故事尤其殊胜:在无量劫之前,观世音已经是一位发心度尽众生苦难的一位菩萨。在救度众生之苦经过若干劫(即很长的时间)後,观世音在他的普陀洛伽净土上观视六道轮回中的众生,发现未度的生命仍然无穷无尽,他们恒久地受种种之痛苦的折磨,经历无数次之生生死死周转不停;故此,观音又再发心:「我当度尽一切众生,若我退心,当令我身裂为千片!」;然後观音大士又继续度苦之事业;隔了一段不可思量地长的时间後,他又再观视六道苦海,发现众生数目仍未减少,痛苦也丝毫不见息减。如是者,观音又再精进地继续度苦之工作。如是者叁次观视而发现自己的工作似乎不太见到成效时,观世音大士发心度尽众生痛苦的决心在那一刹那动摇退减了。因为他以前的大誓愿,他的头即时碎为十块,身体裂为千片。彼时,观世音的上师阿弥陀佛即化现了在他的面前,以神通力把裂为千片之身变化成为具足千手千眼的化身,碎为十片的头化为十面有的面露微笑,有的现忿目相的面容,在十面的顶上再化出一面阿弥陀佛之面容作为引导加持的表义,这就是观世音大士以十一面千手千眼之相救度众生的缘起由来了。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有另一个故事;经中记述:观音曾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前得受大悲咒之传承,即时由初地之境界证至八地之境界,并发愿:「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是发愿後,他果真化成了千手千眼之相,这是起因於的无上慈悲宏愿之缘故。观世音菩萨曾在本师释迦牟尼佛前发愿:「设若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於临命终时,十方诸佛前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能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