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界要带头“文明进香”
6月24日,国家旅游局在江苏省无锡市灵山景区召开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试点工作座谈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先生将规范燃香活动概括为“文明、环保、安全、秩序”8个字,并明确阐释了这8个字的内涵。看到这则消息,笔者很是赞同,长久为之担忧的心也因之释然。进香,本是信仰者以及游客表达虔敬之心的一种形式,同时也在于启示进香者观照自心、自视其心、自净其心,所谓根本在于“一瓣心香”。但是,近年来,进香的形式不断变化,在一些旅游景区、寺院中出现了不少乱象,引起社会的强烈反感,也给佛教界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些乱象当中,最为严重的是,一些景区和寺院的部分香贩,采取欺诈甚至暴力强迫的手段,迫使游客购买他们的天价“高香”,这严重侵害了游客的权益,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后果。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香”以及名目繁多的种种香,多是劣质的化学制品,一经燃烧,必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再者,一些人追求“名贵实木”香品,非名品不烧,也带来了连锁的天然林木的破环,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诸如此类,都是与佛教注重心灵品质提升、注重环境保护等理念与追求背道而驰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不文明的进香行为,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了宗教资源的极大浪费,加重了游客和信众的物质负担,加深了人们对佛教的某些误解。多年前,就有社会调查表明,只在某个名山,一年烧掉的香品,价值就达数十亿元之多。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在一些城市的普通寺院里,每年用于香品的费用一般也都在数万元到百万元不等。针对这些问题,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们多年来一直提倡文明进香,不少寺院提倡用鲜花供佛,等等。但是,为何见效不大呢?除了一些民间民俗信仰观念的影响之外,关键在于一些“利益相关者”们的“市场化”操作。笔者认为,佛教界的四众弟子们,如果首先“从我做起,文明进香”,那么,必将带动社会其他人群云起响应。为此,身处旅游景区的寺院,可以率先垂范,现在开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信徒和游客,落实文明进香。港台佛教界在这方面早有经验可循,因此做起来并不难。如果能够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信无论是信徒还是一般游客,都是能够很快适应的。即使那些靠贩香谋生的人们,应该也能慢慢理解和接受。当然,文明进香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社会工程,需要佛教界与社会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运用一定的智慧,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我们看到,自上而下的旅游、宗教等管理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了,佛教界更应该责无旁贷。不久前,笔者在台湾宜兰别院看到,寺院每个殿堂门前都摆放着一盘鲜花,时有志工手捧着香花恭立着,礼请信徒或者游客,自行请起,将这“一瓣心香”供奉在佛前,庄严而高雅!而花莲慈济功德会的静思堂、静思精舍,里边更是不燃丝毫烟尘,微微带笑的志工们只是提示信众和游客,合掌一拜,即可!……
- 上一篇:论道教音乐与现代文化
- 下一篇:藏传佛教主要活佛世系——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