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传承好利用好“活态文化”本真性

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研究确定了“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传承规律,如何以科学的方式保护其“活态文化”本真性,让它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这是非遗保护面临的关键问题。如何抢救保护传承好在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羌族文化,则更具有特殊性和紧迫性。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前夕,记者专访了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教授贾银忠,请他谈谈灾后重建中,如何更好地做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被称为“华夏民族之母”,是研究中国民族发展演变的“活化石”。贾银忠说,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可分为五大类:歌谣、民间故事等口承文化遗产;羌笛演奏、铠甲舞等体态文化遗产;羌碉修建、羌笛制作等技艺文化遗产;服饰文化、食文化等民俗文化遗产;祭祀羊皮鼓舞、宗教仪式流程等宗教文化遗产。其中,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卡斯达温舞、羌族多声部民歌、羌历年、刺绣、羊皮鼓舞、瓦尔俄足节等,已先期申报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应在深刻把握羌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震后羌文化保护、传承、抢救和重建有机结合起来;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重视汶川大地震之后羌族文化的抢救与重建工作。贾银忠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和技艺,它的最大特点在于不能脱离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存在,需要与“人”的因素相结合才能充分显现它的价值。“非遗”保护,要旨在于坚持和保护它的“本真性”。失去或缺少本真性的“非遗”,就不再具有文化魅力;文化产业重在差异性,没有了文化差别性优势,就丧失了观赏价值。鉴于灾区的自然生态地理条件,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地走特色经济的一条现实途径;但丧失了观赏趣味和价值的“文化”,如何谈得上“特色”经济的开发、利用?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关键,在于保护它作为一种“活态文化”的本真性。如何保持羌族“非遗”资源的本真性?贾银忠说,保持文化“本真性”的关键在于培养、扶持各种文化传承人。震后羌区文化传承人和传承设施急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他们的课题组在灾区村寨调查,前后调查了11个种类的传承人中的10类共69位羌族传承人,平均年龄59岁,老龄化最严重的是“释比”传承人。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羌族宗教仪式的执行者羌语称作“释比”,他们是羌族的知识分子,是羌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知识的传承者,但释比传承人的生存状态却最严峻。一个老艺人的去世就意味着一个“民间图书馆”的消失。贾银忠建议羌区有关方面一定要完善四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体系,抓住了传承人的培养和延续,就抓住了“非遗”保护的根本;反之,如果羌族没有了传统文化传承人,那一切保护都是“空”的。如何在保护好“非遗”资源的基础上,与现代产业结合,打造更具特色的产业,助推灾区经济发展?贾银忠认为,充分挖掘、利用好优秀的羌族传统文化是重振灾区特色产业经济的重要基础,可以使民族传统文化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可以与旅游业结合。目前羌区援建方把硬件设施建设得很好,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羌族精湛的碉楼和民居建筑技艺,建成当地特色民俗旅游线。可以充分挖掘羌族悠久的牧羊历史、羊图腾文化,发展商品羊养殖、高端奶制品产业。还可以发展和羌绣有关的蚕桑养殖产业,充分发挥羌笛等技艺文化遗产的价值,将羌笛演奏、制作技艺等打造成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品牌。只要在认识羌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利用,都能以产业形式进行开发,实现潜在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变。专家简介贾银忠,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硕士点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学、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学等。著有《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学》、《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