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学诚法师:佛教教育需从三个方面进行

学诚法师在第五届“闽台佛教交流圆桌会议”上发言

佛教教育,包括世间与出世间两个部分。出世间的佛教教育,即五明中之“内明”;世间的佛教教育则含摄一切能够利益世间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即逻辑论理的“因明”、语言文字的“声明”、医药与医疗的“医方明”、农工商及一切科学技术的“工巧明”。龙树菩萨在《菩提资粮论》中谈到:“得力菩萨于众生中,云何应修行?答:诸论及工巧,明术种种业,利益世间故,出生建立之。于中书、印、算数、矿论、医论……如是等无量诸论,能与世间为利乐者,劫转坏时悉皆灭没,劫转生时还于人间出生建立。如木、铁、瓦、铜作等,工巧非一……种种明术……种种事业,能与世间为利乐者,皆亦出生及令建立。”对于实践大乘佛法的佛教徒来说,出生、建立一切世间明论工巧,既是为了成就一切世间利乐,同时亦是自身寻求觉悟的诉求。如《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菩萨学此五明,总意为求一切种智;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又云:“学内明为求自解,学因明为伏外执,学声明为令他信,学医明为所治方,学巧明为摄一切众生。”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大乘佛教徒,五明的学习与实践,既是自利和利他的辩证统一,也是世间教育和出世间教育的辩证统一。进一步来说,佛教教育的统摄世出世间知识和经验的五明,其根本核心在于“内明”,只有完成了向内的明了自心,才能实现向外的含摄诸法。否则不但会令知识的分科越来越驳杂,同样会在这一过程中令心性的光明因隔绝、分别而日趋暗淡。美国著名“跨学科”理论研究学家朱丽•克莱恩说:“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学术机构的显结构一直被学科所主宰……20世纪后半期,随着异质性、杂糅性、复合性、学科互涉等成为知识的显著特征,显结构与隐结构之间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身?谓依诸法,自性施设,自相施设,由遍分别,为随言说,唯建立想,是谓名身。云何句身?谓即依彼自相施设,所有诸法差别施设,建立功德过失、杂染清净戏论,是谓句身。云何文身?谓名身、句身所依止性,所有字身,是谓文身……又此名、句、文身,当知依五明处,分别建立,所谓: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世间工巧事业处明。”由此可见,这种在本质意义上对世间知识的性质与特点所进行的探究和认识,才是跨学科研究得以建立的最深层根基。这也是佛教教育所以能够含摄世出世间一切知识学问不相悖离的根本所在。因此,佛教教育,不仅与世俗教育不相违背,而且可以弥合横在世间与出世间教育之间的鸿沟。为此,佛教教育需要从三方面来进行。首先,需要培养深入的思考力。在现前一切世间诸法的境界中,努力去探求其背后蕴含的规律,去发现那些相互影响和关联的潜在因素;同时亦能将自心之能观转换为所观,一分一分地破除那些与生俱来的分别与执着,去剖析和提纯我们的认识本身。其次,需要培养广大的行动力。没有了世出世间法之间的鸿沟,即是太虚大师“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境界。浓缩无限生命在此一生,每一件事都成为成佛的资粮,无比真实;放眼这一生至无限生命,强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突破局限,拓展了内心的力量与格局。最后,需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如《菩提资粮论》中说:“是故诸有所作事,皆以精进为根本,诸论及以工巧等,具精进故到彼岸。”具备坚强的意志力,既是前二种力得以长久持续的保障,在长久的实践中,它同时也被前面两种力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