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释道然:佛教对企业创新的原动力

道然法师在第五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上的开示

各位代表请落座,下面我们有请我国青年佛学家,北京怀柔区佛教协会会长,北京朝阳禅寺主持释道然先生为大家开场布道。

道然法师:各位,菩萨,各位大德阿弥陀佛。首先,非常感谢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年会给我们提供今天如此殊胜的因缘,能够使我在一年一度全国中小企业家代表大会第五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上和大家共同分享佛陀的教理,以及对我们工作生活的启迪。

可能大家看我穿这身衣服比较特殊,有些神秘感。其实,我是一个出家人,出家后我明白,出家不是染衣剃发,而是出生死之家,烦恼之家。在座的都是企业家,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力量,可以说都是会赚钱的人,有些是非常想赚钱的人,大家都是成功人士,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平民百姓都从佛陀教理中获得智慧和圆满。

在今天释迦牟尼的传播,佛陀弟子们都传承着2500年的品牌,也传承者古老不变的产品。有时间到寺庙到自己的委屈,喜悦等因素在佛前倾诉,同时也把自己钱财物捐赠给寺庙,在往功德箱放钱的时候,他们同时祈愿自己获得神灵保护,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更加幸福快乐。

那么,整个活动不存在消费者协会的监督,也没有质量投诉。那么,释迦牟尼佛到底提供什么样一个产品?能够使大家都这样参与呢?我们在座的企业家有没有一个公司受过这样的礼遇,你的顾客走进你的公司,买的门票进来,把他口袋里的钱捐赠给你,还说在给你顶礼的时候还反复说对不起惭愧,我供养太少了,希望下次赚的钱在多多供养给你,有吗?一个都没有。

释迦牟尼佛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和理念,他的精髓到底在哪里?这同样也包容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精华。我想从三个方面解读一下,佛教对我们企业创新的原动力。第一个方面无我利他,首先人有三种需求,物质、精神、灵魂解脱。释迦牟尼佛他在寺庙中提供了我们人类生活一切物质、精神,包括灵魂解脱的产品,像求身体健康,像升官,想求子,想子女考上大学的,甚至死后到极乐世界的我都提供给你们,这就是服务意识,和我们企业家提供的顾客至上,和我党提供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内容。

那么,在这个服务意识中我们要侧重的是什么?就是说,要把终生大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也就是我们传统在社会上听到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今天,能够有如此殊胜的因缘,首先还是得中国企业家年会的福分不开,也是前几天我们和协会的任秘书长交流的时候,他对中小企业,协会企业如数家珍,企业所难,企业之难当做协会自己的任务和工作,有了这样的服务意识,我相信今天在座中国中小企业百强必将成为中国500强。

第二是自信心和包容心。释迦牟尼佛在开悟后,讲的第一句话,何为妄想,何为执著?通俗的语言妄想就是我们大脑的思想,想法,意见。执著就是我们在与生俱来学习知识中积累的框架,条框,概念。因为我们在面临当下独特,特殊的行业阶段和经营中每一个决定都是独特的背景,变动的,所以道是变化的。我们怎么样偏开事物假象,那就是每个企业家面临的方法论。

有了认识道的能力,是洞察力,释迦牟尼佛经常讲的就是如是,如是就你你就是佛。我们每个终生都是圆满的佛,佛只是一个名词。按照六祖的话,五祖给五祖传法之后,大悟之后连续讲的话,人生万法本不动摇。用现在的语言洞悉,不管我们明白不明白这个真理,真理永远与我们同行,只要我们有探索精神,学习精神的实践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包容心,我们走进庙门之后,首先看到是一个弥勒佛,里面装着我们人间需求所有物资,包含了金钱,需求,房产等等。右手拿着一个如意,祝愿大家吉祥幸福健康。弥勒生活教言是什么,首先我们要从历史发展环境来看,释迦牟尼佛入悟之后,在2500年独特背景下,当时社会物质极端贫乏,所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佛陀主要宣扬是舍弃物质,追求精神的佛教理论和产品。在佛陀圆寂后,500,600年印度同样物质,精神双丰收的佛法,要求我们,也是提倡大家手上物质一天一天丰富,精神还要幸福安康。

弥勒佛他有一个对联,大肚难容难容之事,笑口常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这就是说,我们要有空其净之心,第二笑口常笑可笑之人,我们要在精神层面要有愉快,喜悦,包容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因为精神层面,也包含我们的思想对事物判断的结果,因为同一件事发生,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认知,体验不同对判断的结果是截然不同。如果我们提前知道,我们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绝对的真理,那么我们就可以战胜自我。古人常说一句话,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我是最难的。希望我们能够从佛陀的教理中,能够体会到,也能够尝试到战胜自我的乐趣和快乐。

下面我还想从佛教善恶学三个方面,层面展示一下包容心。善和恶有三个层面,第一至善学说,一定要做善事不能做恶事。其实善恶标准很难确定,这个至善学说,真是对善恶学说一个初级理解。作为普通智慧还不够的信众,他可以通过至善学说,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个捷径,至少50%不犯错误,但是他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也不能创新。

第二个阶段是非善非恶。这个层面是在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提升和深化,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动态,运动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环境中找到隐藏背后的真理。举个例子,小孩不听话偷了别人的东西,只有他的父母才会去打他,打人是一个不对的现象,但是他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改变他的恶习,第二把这个传承延续下去,第三将来不危害社会,这就是置只有止恶从善。相信在我们企业必须有奖惩制度,通过奖罚拉动一个趋势,使企业文化和发展动力得到一个提升。

第三个层面是纵善纵行,我们要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做出结论,到底什么结论是对的呢?我们就要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名词概念。何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宇宙自然界的规律和规则。地利就是风土人情,法律条款,伦理道德等规则,人和就是人心,就是我们参与者,合作者,消费者,每一个,包括各民族每个人心理活动的状态。那么,我们洞察了天时地利就有了洞察力,为什么有了洞察力我们知道一个企划方案,在实施的时候不能转成经济效益,按照今天刚才王部长讲的,还有刚才前面几位大师讲的,因为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有灵动性,每个人面临资金压力生活不同,和价值观不同,必然有矛盾。所以,读懂人心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掌握了天时地利人和,怎么做出正确判断呢?也就是说我们在一个事物中,看一件事不能看当下,还把时间线拉长从永恒的角度看。当下得出的结论可能有片面性,如果拓宽过去和未来,我们会得出一个客观的结果。第二和他相连,不相连的事物看,第三在把参与者的心理活动看,综合三者绝大多数是对的我们就去执行,绝大多数是错的我们就不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自尽其心,自成佛道。何为尽心,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否定自己原有的成功经验和价值观,提前知道自己的结论只是真理组成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即使我们在决策中得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但是外因,内因在得出一刹那全发生变化,还要随时调整。这就是想来通过这个角度使我们大家能够对包容心进一步理解。

道是变化的,不变是永恒真理。西方哲学家黑格尔也提出不变是真理。庄子在秋水篇也提到,道非大非小,非长非变,非正非齐超越一切。我个人是从禅宗入手,禅宗教就教外传递,具体的方法来认识隐藏事物背后的真理。佛教中讲的信和佛,如果用现代语言解读到底是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到底悟到什么?我们历代的祖司到西天取来的经到底是什么样的方法论呢?在这里再花几分钟和大家交流一下。

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讲两句话,这两句话包括了三藏十二部的所有内容,此生顾此生,此有顾彼有,事物是彼此联系的,有了这个,有那个,是事物相通联系。如果我们掌握了规律性就可以避凶趋吉。第二个是事物是有条件促成的,在满足他条件的时候事物就会发生,在满足他条件的时候事物就会灭亡。发生和灭亡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且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说,我们也会看到一个企业的发展也会看到一个企业的消亡。

我们如何在发生和变化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假设能够找到一个超越时间,空间,包括心理活动一个不变。那么,借这个不变我们就可以印证,或者是找到撇开事物假象,找到事物后面不变的道。因为,每个人人生目标,准则,目的性都不一样,对物质,理想追求都不一样,每个人轨迹都是圆满符号。怎么样找到?此无顾此无,没有这个就没有那个。什么意思呢?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心,我们的心和我们的身体是交感,也就是说到海边心情愉快,登泰山晓天下,打你骂你你就生气,给你钱就高兴,这是天生一种生理现象反应,如果通过训练不受外界干扰,就可以找到一个相对无象,没有形象但是又客观存在一个宁静的心,这就是宁静致远,要找到自己的心,心在佛教里面有三个名词,简单的讲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对心的不同理解。因为这个太专业了,就不在往纵深了讲,但是可以下一个结论,身心合一就是借。举个例子,一个画家在公园门口绘画,游客很多走来走去,如果他能够专注沉静在画中这就叫借,因为他借助了其他干扰。

第二身心脱开,他不仅不受干扰,还能够了解到周围的讲话内容,落花流水,还有自己情感流入。在创造出来的画就不仅是一幅点线结合作品,而组成一个磁场信息。同样,进入此境界的人,就可以通过画的墨汁展现的形象,能够认识到气物之外的精神世界。

汇是什么呢?就是在身心脱开之后的载体。人们对酸甜每个人理解不一样,没有标准。那么真理也要靠悟性。汇是什么呢?我们身心脱开的时候会产生汇,汇又是身心脱开特殊背景下真理展现。有客人约到一个包厢会客吃饭,我们走到包厢的时间6点,5点59,6点零1心情都是波动,里头客户状态也是波动,谈话内容,未来状态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进去很紧张,面红耳赤,腿又抽紧肯定不行,他连借都没有。如果很轻松自然观察到整个包房场景,能够很自然的观察出现象和交流的语言我们就能合理的定位,在这种合理情况下才能产现出灵感,才能把我们智慧的语言展现,才能得到最佳第一印象,才能使我们工作生活更加圆满。

那么,我们佛教想演绎,和西方哲学想演绎的什么内容?西方哲学是研究宇宙以外的道路。因为我们人类所有的政治、经济、生活活动放在宇宙的空间中他只是一口井,井外还有更广阔的天空。假如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空中研究一些规定性道理,他对我们具体的指导将有指导意义。佛教,佛学,佛教是我们通过自身在小的范围内本着宁静不变的心,在用这个平静的心走向社会,在处理社会事件的时候更好的掌握方法。

用西方黑格尔三大论,我们的马列主义也是从黑格尔三大论里面引发出来。我们在处理一个事务中,要同时掌握三个方法。第一矛盾的对立统一,也就是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其实,困难是一种资源,在不好的形式下恰恰是你面临突破的重大机遇。第二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我们只要抓住了数量,或者某些发展必然结果的质量,那么有些事情我们的方法就更多。第三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我们在认知中不断要否定原有的价值观和理念才能创新,用到市场经济第一要有服务意识,第二要有创新。创新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一种产物,而不是杜撰出来的。

讲到这我想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我们面对一个艺术照相,也就是精美的佛像,或者一幅作品的时候,我们会相信我们给他礼拜顶礼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吗?如果你能想象他真给你带来什么?可以肯定说你已经疯掉了。但是,事实他一定可以给你带来什么,这就是方法论。佛教,包括一切宗教,他传承下来有他的真理性也有他的糟粕,方法论和宿命论一直伴随。

其实,在我们顶礼佛像的时候,首先工人佛陀是伟大,光明,在我们跪下去的一刹那委屈得到平衡,我们大脑有记忆功能,可以把宁静的心记载下来。那面心,如果我们走出庙门,不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我们能够处于宁静的心,所有的问题都会得到自然解决。

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在这交流,我们对佛法的一些认识。最近在网上我也看到十二五国家发展纲要。当前我们的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核心影响力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也存在很多不可调和的问题,比如市场,人才,资源,技术,标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可调和性也存在,我们怎么样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创,这是我们每个企业家面临的课题。用我们社会上常讲的一句话,因为这样一句话在社会上流传很久,但是都被误导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在佛教里面己是一切,一切即一,用道教和儒教的话就是人天合一,如果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能够把一切人和事物,和社会的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来考虑的时候,我为人人,人人一定会为我。

今天在这样殊胜的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佛陀的教育,我们个人非常高兴。在此我想感谢大家和我们共同交流,我相信我们的祖国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最后,感谢各位嘉宾,协会领导,和各位企业家,阿弥陀佛。

主持人:谢谢释道然师傅,用佛陀教理为我们开拓明智,用禅宗思想交易我们从善如流,接受现实。我想介绍,为什么今天请道然师傅讲话,首先他在未出家前是一个企业家,他在90年代大学毕业后,在海南实业公司工作,他要注明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两届政协常务,也是一个很知名的企业家,很年轻30多岁的企业家,还出身于红色家族。

他在出家之后提出了入市修行理念,他非常懂得佛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的阵地。他总是说,佛教信众爱国,爱教,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