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慧宽法师:从“人间佛教”到情绪管理

慧宽法师,1970年出生于台湾省彰化县,1990年出家,次年受具足戒,现任鉴真图书馆执行长。在他看来,星云大师“就像我们的老师、父母一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多年来,慧宽法师践行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念,于世界各地举行心灵讲座及授课二千余场。3月22日,莫言演讲前夕,慧宽法师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谈佛教与情绪管理,以及他心中的星云大师。

  现代人被科技绑死了

一个银行行长告诉慧宽法师,周一到周五她会很怕接电话,怕客户的抱怨、讲述理财产品的各种问题。但是到了周末,却又很怕没有电话。有一次到了中午,还没有电话打进来,便很紧张,打电话给移动,问是不是没有话费了,客服告诉她一切正常。她说不可能,肯定会有人打电话的,又去问朋友,朋友都说没有给她打电话。这位行长还患了严重的失眠症,以至于每天晚上痛苦得在地上打滚。

慧宽法师用情绪管理帮她解决了失眠的问题。“活在当下、自我觉察、善观因缘,都是佛教的东西,但在我的演讲里面却不容易感觉到,把佛教的理论细化到生活里去。”慧宽法师说。在星云大师的鼓励下,情绪管理课程讲了四五百场,最近刚去美国、加拿大讲课,收到良好的效果。

《齐鲁周刊》:您写过一本《开创智慧人生——谈情绪管理》,是否传承了星云大师的一些理念?

慧宽法师:这本书大部分是讲情绪管理,关注家庭教育、感情观、人际沟通、抑郁症、自杀等问题。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也是希望我们把佛教的智慧用在人生当中。

《齐鲁周刊》:您怎样理解“人间佛教”?

慧宽法师:佛教和其他宗教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佛教讲因缘法,佛陀在悟道的过程中,看到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人间佛教”是真正的佛教,力图恢复佛教的本来面目。很多寺庙存在的算命、烧高香之类的做法,都是不对的。

《齐鲁周刊》: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解释是,凡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于幸福人生增进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现在的人为什么觉得离佛教很远?

慧宽法师:很多佛学书籍是文言文,一般人会觉得很深奥,再加上有些法师说法说的很难,让人听不懂。但佛陀讲的很多东西其实很生活化,我们读懂它后,要用现代语言去表达,这也是大师提倡的。

“善美”已经不错了,是对人的正面的引导,

从“善美”到“净化”,能够做完一件事后,不恋名利,付出不那么执着,就是“净化”。比如有信徒送给我一串念珠,隔天就会在意,法师你的手上有没有戴我送你的念珠。直到他并不在意这件事,才不容易烦恼。人的烦恼很多在于执着、比较、在意。其实这个东西不是没有了,而是在你的心中没有了。

《齐鲁周刊》:现代社会,人们似乎越来越焦虑。

慧宽法师:台湾有种“已读焦虑症”,你给朋友发信息,对方收到,显示“已读”,却没有任何回复,然后你再问他收到没,又是“已读”,但他还是没有回复。这样就产生焦虑,他明明看到了,为什么不回复你呢?现代人被科技绑死了,科技是为了帮助人活得更方便(不是更快乐),但却让人活得不自在。

禅修就像房间里的摆设,让你的生活更有智慧

2月17日,台湾艺人高凌风去世。两年前,高凌风离婚后很郁闷,极度痛苦,不到一年便患血癌。“在短时间内极度的压抑,很容易让身体和心理产生病变,但世界是很公平的,一般没有同时判定你得抑郁症和癌症。”慧宽法师说。

一次,慧宽法师开车出去,一个保安吼道:“你这个假和尚,不要乱停车。”慧宽法师没有动气,对他笑了笑。他却说,“你还在笑,还不快走。”慧宽法师也没在意。

有些人常常问他莫名其妙的问题,你也坐高铁?你也坐飞机?“我这个人,问我我会回答,你堵住他的问题,倒不如去疏导。”

《齐鲁周刊》:有些人得病后,皈依宗教。您怎么看佛教与疾病的关系?

慧宽法师:有些人遇到生病就会抱怨,但学了佛教智慧之后,改变了对生病的看法,生病是让人知道最近的生活习惯不好。前几年,日本将癌症改为“生活习惯病”,癌症其实跟某种生活习惯有关,比如胃癌,焦虑、紧张的生活习惯会让胃的收缩不正常,从胃炎、胃溃疡发展到胃癌。

面对疾病,佛教让你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抱怨。我现在正在研究一个课题,人在得癌症之前的三到五年的生活习惯,和他得癌症有很大关系。有些人的压力很大,并没有转向精神疾病,而是从生理上发病。

《齐鲁周刊》:佛教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慧宽法师:大师在演讲里面会讲很多故事,佛教只是人的一种信仰,一种智慧,并不是要人信教之后就不工作,不要家庭,就没有希望了。

比如一间客厅,墙壁是白的,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组沙发,会觉得很单调,但挂了几幅画,摆了一些如意,就觉得活泼很多。禅修就像这些摆设一样,让你的生活更有智慧,添加一些更有趣的东西,减少一些烦恼。

《齐鲁周刊》:您怎么看“有神论”与佛教的关系?

慧宽法师:佛陀跟孔子类似,只是修行的东西不一样,领悟也不一样,孔子领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陀领悟的是“觉”,人与自我的关系。有些人把有神论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但佛陀不是神。你信了佛,会得到一些智慧,去用了,会有一些帮助,但至于帮助多少,要看你自己。大师曾说,有佛法就有办法,这句话不好理解,把“佛法”换成“智慧”就好理解了。

信仰高过政治

星云大师曾多次说过,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希望早日看到两岸统一。

2002年,西安法门寺的佛祖舍利,去台湾佛光山供奉了37天。当时还是陈水扁执政,一个多月时间,有500多万人前去瞻仰。“没有人说佛祖舍利是大陆的,不能供奉,在佛教信仰之下,政治问题淡化了,信仰高过政治。”慧宽法师说。

《齐鲁周刊》:有人说,星云大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社会教育家,一位果断的、身体力行的宗教改革家,一位慈悲的、普及佛理的创意大师”,您怎么看?

慧宽法师:星云大师有1300多个徒弟,每个人的专长不一样,有的人很会写书,有的人会演讲,有的人会唱诵,有的人会园艺。大师从未让我们去比较。

大师一生在意的不是法会等仪式的东西,而是人的心灵的变化,宗教不能停留在“宗”,而要放在“教”,净化人心,让人自我改变,而不是改变别人。大师一生办了很多教育,包括信徒教育、学校教育甚至美术馆。有人问大师为什么办美术馆?大师说很简单,佛教本来就是重视美术,比如敦煌艺术。

他还是一个改革家。只要符合佛教的精神,弘法的方式可以改变。比如黄色长衫,以前没人敢穿这种衣服,都穿灰色、黑色,但到了国外,人家会以为你在办丧事,所以我们就穿成黄色。刚开始别人以为我们标新立异,现在全世界的汉传佛教僧人都在穿这种衣服。

他还是一位创意大师,组织合唱团,写了很多歌词,让年轻人谱曲,合成“人间音缘”。现代的寺庙里为什么老是唱诵那些传统的曲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