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威斯敏斯特印象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译作西敏寺,意即西部修道院的意思。它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喧嚣的闹市区,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大教堂,巍峨挺拔。不需入内,仅是站在外面看到它那直逼苍穹的尖顶,斑驳的高墙,雕琢精致的泛白门窗和寺院外的参天大树,就足以让人感到苍古。当然,你若要想对英国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那就更不能不到这里了。因此,很多人来此的兴趣其实都是在宗教朝圣之外。

我们一跨进教堂的小侧门时,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人世须臾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教堂的耳堂长62米,中间交汇处以四根大尺寸柱墩承托上部的穹顶。穹顶以西是唱诗班的席位,以东是富丽堂皇的祭台,历代国王加冕登基、皇家的婚礼庆典等重大仪式均在此举行。

我们依次走过那些幽暗肃穆的拱门回廊和一个又一个的石椁铜棺,凝视着一座又一座的石碑雕像,细听着每一个人的生平事迹,还有各种掌故传说,它们无一不通向茫暗的过去。从诺曼底到斯图亚特、从光荣革命到殖民扩张,寥寥数语却又娓娓道来,英国近千年的历史就在这当中复活了。多少年来,英国的帝王皇后百年后无不安葬于此,胄室宗亲、豪门权贵、文臣武将、圣哲贤达乃至布衣百姓,都以别世以后能归宿此地为荣。即便是当时未能入寺者,多年后能移骸寺内或以衣冠碑像在此树碑立传,也算是对其成就的追认。如南耳堂的“诗人之隅”,英国600年文学史上巨匠名家大都在这里可寻,他们有的长眠于此,有的塑以雕像或石碑以示后人。雕像有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等,其像或俯首沉吟,或平坐凝空。碑又分壁碑和地碑,有雪莱、夏洛特、拜伦、狄更斯……说真的,如今寺内的墓陵棺碑已多到摩肩接踵、见缝插针的地步,游人往往后脚还未迈出地上一块灵碑,前脚又踏上了另一块,仿佛迈跨在岁月的两界。

在大教堂管风琴隔屏西侧,那些面对中堂的牛顿、法拉第、卢瑟福、达尔文、李斯特等众多科学家的雕像,都是纪念他们在各自事业上所取得的杰出贡献。

在这个大教堂里要说最著名、也让人最难忘的是中堂西头无名勇士之墓了。1916年,一位年轻的随军牧师在法国战场上曾看到过一个简陋的木头十字架,上面写着“一个无名的英国战士”。战争结束两年后,他即写信建议应在大教堂里为这位无名的战士举行葬礼。后经国王批准,这个无名战士的遗体由六艘战舰护送回到了英国,并举行了隆重的安放仪式。现在黑色大理石碑的四周被一圈红色丝制罂粟花环绕,旁边悬挂一面在最后那段旅程中覆盖在棺椁上的英国国旗和美国政府颁发给这名战士的国会荣誉勋章。这实际上是在纪念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死难者。

在大教堂出口处,有块不知是谁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话:“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成熟后却发现我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时,就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可当我进入暮年后,发现自己并不能改变我们的国家,所以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想改变一下自己的家庭,但也已经不可能了。如今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就去改变自己,倒有可能会改变我的家庭;也许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会为国家做些事情;甚至可能会改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