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庐山山南道观寻源

自从晋末宋初南天师道始祖陆修静来庐山东南建起了简寂观,在朝廷的格外恩宠下,不仅赫然成为庐山乃至江南道教中心和南天师道最著名的道观,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庐山道教的发展。康王观、崇善观、咏真观、昭德观、白鹤观、广福观、太平宫等道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它们互相呼应,鼎力相持,与庐山佛教势力分庭抗礼,创造出了释道同尊的局面。

庐山,曾是古人修道炼丹的极佳之地。秦灭六国时,楚怀王之子康王被秦将王翦追击,逃到了庐山山南最长的一条峡谷庐山垅,因大风雷雨,王翦的兵马不能前进,康王得以逃脱,从此他隐居谷中,庐山垅也因此而得名康王谷。萧梁大同年间,道士张族深栖康王谷中学老子之术,以丹药符篆救人疾苦。梁武帝为嘉奖其道行,赐名康王观。康王观背靠悬崖峭壁,前俯清溪,光鉴照人,四周古木参天。宋熙宁年间,又赐名景德观。建炎中遭兵毁后移建于白龙湾西,香火兴旺。观边有珍珠柏千年古树一株,据传有一次被山贼焚烧已枯,后有一异人将一粒丹丸放入裂缝,树竟又复活。宋代理学家朱熹、道教理论家白玉蟾皆曾游历,并有诗描写其壮丽辉煌的建筑和秀丽奇绝的风景。

在庐山紫霄峰下,有一座道观灵溪观,旧名祥符观,又称三将军庙。据《庐山志》载:秦时有武士十三人,弃官南游求仙至庐山。其中十个人去了豫章,惟唐健威、李德殳、宋刁云三人隐此修道。天晚上,忽大风雷雨,所居洞之左右忽成二溪。盘石上有神化灵溪、玉简标题,真人受旨、玉涧潜栖;十六字。后人便在他们修行的地方建观纪念名曰灵溪。南齐永明三年,道士宋文超重建,宋朝赐名灵溪观。灵溪观今虽不存,但三位将军弃官不做,修道成仙的故事却是庐山道教产生的最早渊源之一,影响深远。

在群雄争霸的三国,神医董奉先后隐居在庐山山南的般若峰与山北的莲花峰下,采药炼丹,行医济世。董奉为人治病不取钱财,惟令轻病愈者种杏一株,重病愈者种杏五株,数年后郁然成林。杏子大熟后,董奉于林旁作一草仓,出榜示人云:买杏者不需报,但将谷一器换杏一器去。有人置谷少而取杏多,林中便有神虎吼而逐之。后遇饥年,董奉将所得谷尽散贫者。董奉又曾在莲花蜂下结庵而居,供奉太乙真人,庵因名太乙宫。董奉仙逝后,后人为缅怀其不分贵贱、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又将太乙宫改称董奉观、杏坛庵。而今,杏坛庵虽已毁于战火,但董奉的杏林精神却由此跨越了时空,走出了国界,千百年来不绝于响。

唐代开元盛世,不愁吃穿的仕女,多以寻仙访道为时尚,栖隐深山,炼丹采药,以求长生不老。玄宗时侍郎蔡某之女蔡寻真,宰相李林甫之女李腾空,相约到庐山学道。蔡寻真居九叠屏之南结冲虚观,李腾空结延真观于屏风叠之北。二人经常聚会,研习道教经典,交换心得,并以丹药符箓救人疾苦。九江太守许浑将她俩的事迹上报朝廷。唐德宗下诏以冲虚观为寻真观,延真观为昭德观。诗人李白曾送妻宗氏入庐山寻李腾空学道,并有诗赠云: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

寻真观又名咏真洞天,道书记为第八洞天。宋王阮云:鸾升天上五峰青,龙住山中九叠屏。知有洞门藏水底,倚栏我欲眺清泠。

蔡寻真、李腾空仙逝之后,其弟子收其簪简而瘗于旧居,三元八节百姓咸来祭祀,年年月月,经久不衰。皇祐年间,道士李如海居昭德观,手植松杉万株,经营庙宇五十间,重门巍殿,堂奥廊庑,壮丽辉煌。又建真游亭,以奉李腾空之遗物,建翠微堂以览山水之胜。二观今虽皆废,然咏真洞天仍是道从心仪之地。

白鹤观在星子县西北二十里庐山五老峰下。唐弘道元年敕建。宋祥符年间赐额。为唐开元时道士刘混成故居。白鹤观背负五老,其峰峻峭撑天,五峰涧水由犀牛塘流出,绕观前后,水秀山明,苏轼称为庐山胜地第一,留下了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的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