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清真第一寺
河北省泊头清真大寺,按照中国伊斯兰教的建筑要求,坐西朝东,肃穆巍峨、气势恢宏,屹立在冀中平原上。这座历经600年沧桑岁月的清真古寺,无论是占地面积、建筑规模,还是历史年代、艺术价值等,在整个华北地区来说,都堪称清真第一寺——华北清真第一寺 文刀元大都的石料建成古寺泊头原称泊镇,靠近古运河,向为水旱码头,盐运、粮运要道,交通发达、商贾云集。正因为如此,回族的一些先民们早就有人在这里经商、农垦、定居,发展繁衍。 相传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之子率船队运载建筑元大都的石料、建材由南方沿运河北上。当船队行至泊头时,得知元朝政权已被推翻,押运船队的元朝士兵、工匠等无家可归,便在泊头住了下来,并遵从明政府的命令,指石为姓,姓了汉姓。同时,把运载的石料、木材等与当地穆斯林一起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建起了清真寺。后经万历年间的修缮,特别是崇祯年间的扩建以及清嘉庆二年(179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重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泊头清真寺曾被作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秘密活动地点。党领导的清真寺“平民夜校”、“工人夜校”培养了不少民族干部。从有记载以来的清真寺25位历任阿訇中,大都有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著名爱国宗教人士刘品一大阿訇就曾两次在此任职。但在“文革”中,该寺同样难逃厄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政府先后拨款100多万元,穆斯林群众自发集资30多万元,对清真寺进行了维修。泊头清真寺不仅先后被列为河北省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被评为全国百座模范清真寺。 中阿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泊头清真寺在建筑艺术上十分讲究,整体建筑形式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或庙宇式,既营造了一种肃穆的宗教氛围,从外及内又自有一番官衙的气派,将伊斯兰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中国宫殿建筑样式中,成为中阿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同时严格遵从伊斯兰教不崇拜任何偶像的要求,寺门、南北讲堂和邦克楼上都有“五脊六兽”,但“似兽非兽”、“有眼无珠”,实际上是谷物瓜果的变形。 早在1935年,土耳其人默尔苏先生就到过该寺考察、传教。1963年,著名建筑学家刘致平教授亲自带人对该寺进行测绘、研究。 泊头清真寺大门采用北京故宫午门式样,立有上马石、竖旗杆;在三进院中分设正步石、正冠石、静步石。高达10米的单檐歇山清真寺大门加上两侧的便门,八字山墙成扇面状左右伸展。门前立有上马石两方,竖有1.5米高旗杆一柱。大门朱漆铜铆,气氛凝重,显示了官衙威仪,这在全国的清真寺中都是少见的。 步入清真寺正门便是该寺第一进院落,由南、北义学堂,前门厦与邦克楼合围而成,邦克楼高20米,石雕斗拱,两层攒尖,上阁下厅,前与大门,后与大殿、望月楼相互辉映,错落有致,凸显了邦克楼的主体位置。 穿过邦克楼厅便是第二进院落,中轴线两侧各有配殿6间,中有颇具明代建筑特点的花殿阁,亦称屏风门。门高4米,红柱支撑,雍容华贵、古雅大方,傲然立在石基上,显示出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 穿过花殿阁即为第三进院落,这是清真寺最主要的建筑部门,包括大殿、南北讲堂、通向大殿的丹墀、丹墀下通向南北讲堂的汉白玉玉带桥,这在清真寺建筑中也是少见的。大殿是清真寺的建筑主体,宽29米,长55米,建筑面积1593平方米。建筑形式大体与内地运河两岸的古寺相同,用了卷棚式,包括抱厦在内,分为前卷棚和后卷棚,中间高,前后低,巨柱方梁,举凡81间,既宽敞又深邃,1600人礼拜也不觉拥挤。 独具特色的窖殿大殿的窖殿更是独具特色。整个窖殿是一砖木结构的六角亭。亭底匾呈方形,砖雕精美。6根笔挺、合抱粗细的立柱支托着六角九层叠障式攒尖藻井,柱屏上同样有透雕装饰。 六角亭的第二层四周是玻璃窗,柔和的光线把整个窖殿照亮。抬头仰望藻井,一环扣一环,层层紧扣,一层一层直到高处,再加上色彩绚丽的几何图案,愈显建造者巧夺天工,匠心独具。 据说六角亭九层攒尖藻井没有一根铁钉,全部是硬木卯榫,利用几何学原理“勾心斗角”建成,历经600年的风雨考验,仍无断损与倾斜。在清真寺中,用六角亭作望月楼,是不多见的,大概是取中国传统讲究的“上下东西南北六合”之意。这也是在清真寺建筑艺术上体现出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逐渐适应的特点。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北讲堂正屋放置的一条孔雀木茶几,长4.3米,宽0.34米,高0.15米,因其木虫不蛀,鸟不落,又称“白鸟松”或“恐鸟木”。据说,在茶几上放置饭菜鱼肉、汤水等,一周之久不发馊、不变质。这件镇寺之宝相传是明朝万历皇帝赏赐给泊头回族翰林院御史石三畏的,石又转送清真寺保存至今,弥足珍贵。 如今,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导下,泊头这座清真寺建筑瑰宝得到很好的维修与保护,“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称号
- 上一篇:太原小石河村天主教堂圣物失窃之“谜”
- 下一篇:云南昆明黑龙潭龙泉观古建筑修缮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