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北京通州600年曹氏祠堂开始复建

拥有600余年历史的曹氏祠堂近日开始复建,最快将于明年重露真颜。

昨天,笔者在位于通州区漷县镇曹庄村的祠堂工地看到,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院内的枯草、沙石等杂物已被清理一空。濒临坍圮的屋檐、墙壁和梁柱也已用铁架支撑固定。工人正在逐个房间进行清理,为接下来的复建做准备。

“早就盼着这一天了。”曹庄村村委会主任曹辛宇说。祠堂复建的事,已经筹备了十几年,这次终于动工了,曹氏族人都非常激动,纷纷奔走相告。

据曹家家谱记载,元至正十年,原住在北京城内安定门的曹达汉因避时忌搬迁到通州漷县居住,建立曹家庄。自曹达汉至今,曹家已在漷县繁衍二十七代。

曹氏祠堂本修建于元代,遭遇运河洪水泛滥,被大量泥沙掩埋,祠堂内所有物品都被埋在地下。于是清乾隆年间,曹氏族人就在原家庙的墙壁上继续垒墙,重建了一座新家庙,形成了“地上地下两座家庙”。

家谱中有一张“曹氏家庙图”,可以供人一窥祠堂的原貌。它原由大门、照壁、仪门、东西角门、拜台、祖先堂、东西配房、厨房、斋宿所、省牲所等组成,气势恢宏。

在“文革”中,曹氏祠堂经历风雨,不再做祭祀使用,后被岁月侵蚀,至今已破败不堪,多处屋体发生坍塌。

据了解,此次曹氏祠堂复建,由区文化委请来了专业的古建工程队进行施工。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原建筑样式、色彩、大小、工艺、材料复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将于明年6月完成。届时,修复一新的祠堂将对外开放。

笔者在山门的位置看到,沿墙根向下有个大约半米深的方坑,还没挖到底。据工程队负责人介绍,由于曹家老人提供线索称,曹氏祠堂地下还有一座家庙,挖这个坑是为寻找地下家庙做勘测。待明确其位置和规模,将向有关部门汇报,再决定是否进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