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京剧的武戏与昆腔
京剧的武戏(武生、武丑、武旦-刀马旦)用昆腔,由于京剧的皮黄音乐属于板腔体,有过门、间奏,不方便持续不断的表演,因此不能胜任载歌载舞。武打或武戏的表演既模仿武术,又加入了许多的舞蹈动作,这两种技艺都要求连贯、优美,可视性强,因此必须采用没有过门和间奏的曲牌体。如果不是这样,京剧艺人早就将它们改用皮黄演唱了。梅兰芳为何钟情昆曲,原因之一就是他看中了昆剧的载歌载舞,他何尝不想在皮黄戏中应用优美表演?如《别姬》中唱[南梆子]因过门太多而无法起舞,剑舞只能选用过门极少的[二六板],但真正完全得心应手地舞蹈还是干脆闭口不唱,借助[夜深沉]曲牌伴奏。类似情况再如《散花》,天女上场后的[慢板]是不方便舞的,只能偶尔甩一甩袖子;开始起舞也是用的[二六],按梅先生演出的路子,之后又唱了两支昆曲曲牌带[尾声],才真正满足载歌载舞的愿望(后人表演袖舞只随音乐不唱了)。另外,京剧中的许多武戏的确如"蝉"和"A"两位先生所云,是从昆剧中搬来的,其中有的是整折搬,有的稍加改编。昆剧的武戏决不是某些人信口胡言,什么"早期无武戏","只是用竹片比划"。稍有戏曲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昆剧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是小戏,而是基于全国性官话体系的大戏。它的表演语汇汇拢了当时能够借鉴的所有表演艺术形式,而且这些几乎都是现成的,用不着从头开始一点一点地摸索。中国不是从昆剧才开始演戏,之前有南戏、北杂剧,身旁还有南曲系统的几大声腔。昆剧只是将它们综合、整理、提高、系统化、程式化。由于昆剧的表演是在士大夫们的密切关注下进行的,因此较其他戏曲倍受挑剔,也更臻完善。莫非元杂剧都普遍使用把子了,昆剧还硬要从竹片耍起?业内人士都知道,京剧及其他大剧种的衣箱管理制度就是沿用了昆剧的制度,其中分"衣、盔、杂、把"四大箱类。"把"是什么?就是武打用的各种兵器道具!昆剧重视文戏,武戏受此影响必然趋于舞蹈化、精美化。太平天国运动后,江南的昆剧班社大多星散,文戏艺人尚能收集部分,武戏艺人多因参加战争等原因难以复聚。多数幸存武戏艺人或加入皮黄班,或加入其他地方戏,这也是使京剧等保存了不少昆剧武戏。当然,较之其他地方戏,京剧在语言方面的优势更利于吸收昆剧。《京剧剧目词典》再一个重要途径是,清廷在乾隆之后编了不少内廷戏,主要是昆腔,还有一些高腔。包括《升平宝筏》(西游记故事)、《鼎峙春秋》(三国)、《忠义璇图》(水浒)、《昭代箫韶》(杨家将)、《封神天榜》、《劝善金科》(目莲)等大型系列剧。许多武戏选自其中折子或片段,如《安天会》、《扈家庄》、《探庄》、《小尚河》、《挡马》、《铁笼山》、《擒猴》等,早期许多京剧名家都继承了这些剧目。这些内廷戏虽也属昆剧,但与文人戏(指文人编著的传奇)的《夜奔》、《花荡》、《打虎》、《三挡》等的确有些区别,演员在演这些戏时,有明显地要"好"倾向。也有一部分昆腔武戏是京剧演员自编的,唱腔也是模仿其他武戏,通常是[点绛唇]、[新水令]、[醉花阴]、[粉蝶儿]等几套北曲摘用。这些都属于昆剧的分支,就像昆剧分正昆、草昆(浙江金华、温州等地)、高阳昆、湘昆、川昆一样,保留在京剧里的昆剧必然风格上与皮黄一致,例如锣鼓较喧,亮相时间偏长(为了要下"好"来),京剧是演员中心制,与昆剧不同。昆剧演员反过来向一些京剧演员学习这些昆剧剧目,也是常见的事。正如徽剧在安徽基本失传了,然后再从浙江金华的婺剧中(含徽调)将徽剧找回来,再重新组建了安徽省的徽剧团。与武戏相类似的一个情况是,京剧的合唱曲一般也是用昆腔,原因一样,皮黄不适宜合唱。皮黄不仅有过门,唱腔节奏还可依演员条件、情绪自由发挥,(余三胜当年同一段[二六]想唱4句、8句随意,最多时一高兴唱了上百句。)昆曲比较规范,字数、板数、节奏、调门相对固定(田汉称之为四定)。适宜同场合唱。首届京剧艺术节上,开幕式的两支合唱曲就是用的昆剧《浣纱记?打围》中的合唱曲。大家熟悉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中"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的合唱部分也是借用了昆腔。昆剧与其他剧种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文学性表演上大家互相交流,各有千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惟独在文学性方面,昆剧独树一帜,无有比肩。
- 上一篇:必不可少的艺术家自赏
- 下一篇:新老师 “阿庆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