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城有群热衷京剧的老人
每逢周三这一天,市银河嘉园网球场的银发艺术团排练场里便热闹非凡,二三十个京剧票友齐聚这里,扮演着生、旦、净、末、丑角色,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吟唱字正腔圆的京剧片段。在这群平均年龄60岁左右的老人中,京剧圆了他们儿时的一个梦想,成为丰富他们晚年生活的重要部分。黄胜全老师是这个京剧团的主要负责人,也是京剧团的组建元老,他对京剧中的武尝文场都有一定的造诣,平日里还作曲、写词,票友聚会也时常由他负责联络组织。黄胜全老师告诉记者,来这里的都是热爱京剧的票友,剧团成立了十几年,如今已经发展为有70多人的剧团了。这个剧团在市关工委的关心下,在银河嘉园的支持下,已经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票友聚会,而是被冠名为“银发艺术团”的京剧分团,每年接受关工委下拨的一定经费用于购买道具,但从不接受商业演出。
说起这个京剧团,剧团里的每一个人都对它充满了深情。因为这群票友中很多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锻炼,经历过艰苦日子的磨砺,更接触过样板戏的流行时代。出于共同有过的经历,也出于对京剧的共同爱好,票友们在剧团成立后仍然将自己定位于票友,而非演员。因此,这帮票友除接受关工委的安排演出和社区联欢活动外,没有进行过商业演出,也未曾拉过赞助,更没有收取过会费。在他们看来,热衷京剧并非为了名利,而是出于一种爱好,艺术的境界就是为了愉悦身心。今年“6.26”国际禁毒日,他们还专程到市戒毒所对戒员进行了一场专场演出,劝解他们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剧团里的票友李忠和妻子是两年前才加入剧团的,在这之前李忠的兴趣爱好是书法,其书法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大奖。后来,李忠听说遂宁有一群京剧票友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时,李忠慕名前往,凭着自己那浑厚的《智斗》唱腔得到京剧票友的认可。李忠说,自己读中学时就在学校里接受过京剧培训,参加工作后逐渐淡忘了。如今,他想重拾儿时的梦想,唱一曲《沙家浜》,妻子受李忠影响也开始加入了剧团,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京剧票友。
要唱好京剧并不容易,这群票友最初聚会时,因为缺乏基础,他们就边看电视、影碟边学习,刘竹君等票友甚至自费到绵阳、成都等地学习京剧。唱京剧需要服装道具,可一套现成的头饰就得花上好几百元,这些票友退休后没有多少经济收入,为了节约成本,吴应珍等女票友就自己动手穿珠花。
在这群票友的眼中,京剧是他们生活的精神食粮,不仅锻炼着他们的身体,而且也愉悦着他们的身心。票友干老师已经80高龄了,是这群票友中年龄最大的老师,可对于京剧的造诣,他可是算得上是这群票友中数一数二的。干老师不愿接受记者采访,他说,喜欢京剧是个人行为,如今生活好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了,这就让你产生了一种活得更好的想法。
活得更好,享受更好。随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体育设施的投入,以及各社区文化的发展,京剧票友的舞台已经从过去的自娱自乐转而面向广大市民。练习的舞台已经从家里转向广场,走向更多的人群聚集地,向人们传播京剧文化;走向由社会力量提供的排练中心,走向掌声响起的舞台,感受着京剧文化在遂宁所受到的重视程度。
城市在发展,京剧票友的追求也更高,如今,他们不单将京剧看成自己的喜好之一,更多的还想向周边城市展示遂宁人的精神风貌。票友吴老师正积极报名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过把瘾”节目,想让人们看看遂宁人的精神风貌。
- 上一篇:古老昆曲《牡丹亭》唱响北京后海酒吧街
- 下一篇:南新仓与百年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