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被誉为"曲山艺海"之乡的城市是哪个?老济南戏曲繁盛的原因

济南自古以来戏曲繁盛,被誉为“曲山艺海”之乡,仅元、明、清三代就出现过30余位戏曲家。

京戏在济南被尊为“大戏”,如旧时童谣所云:“拉锯,扯锯,姥娘门口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亲家婆你也去!”足见广受喜爱。济南自古以来戏曲繁盛,被誉为“曲山艺海”之乡,仅元、明、清三代就出现过30余位戏曲家。清代中叶,济南主要流行的戏曲是横笛梆子,后叫“河北梆子”。由河北艺人沿运河南下,从德州入济献艺,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唱腔激越高亢,响遏行云,赵燕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声,最合济南人脾胃。清光绪时,名伶筱金娃唱做俱佳,功夫精湛,在城里雅观楼、大舞台久演不衰。官绅堂会、露天野台演的也多是梆子。

京戏何时传入济南已不可考,应是徽调与汉调在北京合流修炼成仙之后,不会早于清道光年间。京戏在济风靡很快,及至清末,梆子不得不让出半壁江山,戏院里同台上演两个剧种,出现了“皮黄、梆子两下锅”的格局。民国初期,梆子式微,只好“二姑娘的轿子向后打”——进了小戏院。大势所趋,在南城墙根儿传徒授艺的梆子“庆乐班”,也不得不改腔换调变为京戏科班。当年,济南不少戏院的“底包”,多是庆乐出身。京戏在济南被尊为“大戏”,如旧时童谣所云:“拉锯,扯锯,姥娘门口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亲家婆你也去!”足见广受喜爱。

那么,何谓“小戏”?五音戏、上装扬琴(吕剧)、崩崩戏(评剧)、柳子、山东梆子……其实,“小戏”不小,各有艺术特色。如流行于章丘、历城、淄博一带的五音戏就已有200多年历史,它由民间秧歌腔衍变而来,三五人搭成戏班,演的是民间妇女喜闻乐见、妙趣横生的小戏,如《王二姐思夫》、《王小赶脚》、《亲家母顶嘴》、《赵美蓉观灯》等,俗称“拴老婆橛子戏”。民国初年,由李德兴带班进入济南,在凤顺茶园一演就是十几年。后起之秀邓洪山,历城人,艺名鲜樱桃,老济南妇孺皆知。1935年他经齐鲁大学教授马彦祥推荐,去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荣膺“五音泰斗”之称。又在北京演出受到梅兰芳赏识,赠以戏衣、宝剑等。上世纪50年代,他一度演出于大同戏院,当时笔者眼光偏狭,弃而未顾,失之交臂。80年代初,鲜樱桃来省城录像,事毕,大众剧场烦请他公演两场。某晚笔者冒雨去看,他以八旬老翁饰春闺少妇,其扮相、嗓音虽不及盛年,但台风不俗,表演细腻,手、眼、身、步皆有规矩,一丝不苟。后又以84岁高龄赴京演出,被传为梨园佳话。

上装扬琴,又称吕剧,源于山东琴书,已有百年历史。从30年代到40年代曾有义和班在新市场演出,不售门票,随到随看,每半小时敛一回钱,观众寥寥,偶尔上座七成,得念阿弥陀佛,演员长年挣扎在饥饿线上。解放初期,万没想到吕剧大放异彩,如丽日中天,进了北洋大戏院,天天爆满。上了中南海,还去莫斯科,又拍电影《李二嫂改嫁》……好一股吕剧热,济南附近的各乡几乎都有业余吕剧团。农闲时吹拉弹唱,过年搭台演戏,不是《小姑贤》就是《喝面叶》,台下“父老兄弟姐妹们”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