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戏曲活化石新昌调首次亮相 杭城上演《挑水伯》

杭城上演《挑水伯》

最初的戏文什么样?新昌调腔告诉你。从前看戏是一种仪式,即便在并不遥远的鲁迅时代的绍兴,做的戏还多是社戏,供神看的,人看不过是沾光。只是鲁迅时代的乡间,另一种戏是请神、鬼、人共看的,仪式紧张,气氛诡异,大人小孩都提着心看,一如而今观看恐怖片,自然多了一层敬畏。这种仪式感强烈的诡异戏文,叫目连戏,据说多用新昌调腔演唱。明天,新昌调腔剧团将在胜利剧院上演调腔传统剧目《挑水伯》,参评第十届浙江戏剧节,并请你观赏戏曲的乡间状态。这是二十多年来戏曲活化石??新昌调腔第一次亮相杭城。鲁迅曾为此写过文章“先有悲凉的喇叭;少顷,门幕一掀,她出场了。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垂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一个全台,内行人说:这是走了一个‘心’字。她将披着的头发向后一抖,人这才看清了脸孔: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比起现在将眼眶染成淡灰色的时式妆扮来,可以说是更彻底,更可爱。”鲁迅在《女吊》一文中这样写道。当鲁迅还是小孩时,常在绍兴老家看目连戏,目连戏中最吸引人的显然是“女吊”。从鲁迅40年后对此的清楚记忆,并专门为它写了篇《女吊》的杂文,甚至让人略微怀疑“女吊”的造型是否曾经影响到鲁迅先生对女性的审美。不过如今,鲁迅的小同乡们至少有二十多年没好好看这种诡异的戏文了。在去年新昌调腔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前,作为全国惟一一家调腔剧团的新昌调腔剧团已经被闲置了很多年,剧团里资质好的演员早就纷纷改行,比如浙江小百花的越剧新一代小生蔡浙飞,当初就是从调腔剧团出来的。2006年,新昌调腔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演一出调腔传统大戏《闹九江》时,团长陈颂军紧急借了5位演员和3位乐手,才勉强把这出有关陈友谅、朱元璋的戏文演出来。这两年才刚刚活过来调腔肯定是有些好看的,至少绍兴地区的人会觉得好看。而这部大型调腔古装轻喜剧《挑水伯》很不一样,开场先有一阵锣鼓,叫做闹场。因为在农村演出时,需要用锣鼓召唤观众,所谓“锣鼓响,脚底痒”。至于里面的内容,乡土气息极浓,听着很有时光倒流的味道。《挑水伯》讲的是以卖水为生的挑水伯,在一桩杀人命案中被糊涂县令错判。他仗义执言,主持公道,在错综复杂的案情中,历尽艰辛,吃足苦头,差一点搭进了性命。终于,真凶被查出,无辜者被拯救。听说,调腔里的小旦,小蛮腰扭得格外风骚,小碎步迈得很有风格。鲁迅说,他所见过的小旦走的步子是“心”字形。据说这样的小旦哪怕是演女吊死鬼,成年的鲁迅想起来都会很想接近。而小生的龙卷袖,那是舞得虎虎生风。还有川剧里的变脸等绝招,当年调腔里也全部都有。如今,新昌调腔剧团非凡和绍兴市艺校合作,开了个五年制的调腔中专班,招了35名学生,请了现在还在世的调腔老艺人,来专门教这群小孩子如何扭腰,如何迈步。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共拨款40万元,基本上全部投入到排新戏和传承上去了。坚持到乡间去唱社戏既然是遗产,那就要照老规矩行事,不仅走步形式要照旧,走乡卖艺的传统也一样要照旧。新昌调腔剧团从重新调整的那天起,当家人陈颂军走的就是一边走市场一边继续发展的路子,坚持老底子调腔艺人的风格??到乡间,唱社戏。这新昌调腔剧团,一共才恢复两年,生意已经不错。今年春节有好些农村邀请调腔剧团下乡演,一次演三天,出场费6万元。这个价格对于一个新恢复的剧种来说,算不错的了。绍兴农村有规矩,戏一定要连唱三天,天天两场,而且场场不能雷同,不然观众是要骂人的。显然,一部大戏都唱不成是不行的,于是在今年一年里,陈颂军用挺少的资金排了四部大戏??《三请樊梨花》《程婴救孤》《挑水伯》和《封神榜》,再加上原来能演的几台戏和折子戏专场,演上三天已经没问题了。要去争取有连演五天风俗的台州地区,陈颂军还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