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不立足继承就谈不上创新"

??与网友交流笔录<续编>

问:新编剧的“整体失败”是创作的心态问题还技巧问题?答:请注意我说的,“认识传统要有一个时尚的心态”,而不是“时尚的手段”。传统再深奥晦涩,它所表达的也无非是“真善美”,也无非是“人情世故”。能不能真正的号准时代的脉博很重要。问:但新编剧中也有些是成功的,成功在哪里呢?答:以新编历史剧为例,建国后的近百余出新创作的新编历史剧里,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类是较成功的,这是少数;一类是有争议的,有相当一部分;大多是让人记不住的作品,可以说是失败的。成功的作品,像《将相和》、《谢瑶环》、《罢宴》、《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赤桑镇》、《卖水》、《望江亭》、《杜十娘》、《徐九经升官记》等,有的已是流派的代表剧目,可这样被公认的优秀作品五十年来不超过二十几出,但上个世纪的前五十年间创编的佳作有多少啊!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些成功的作品中大多数都是反应“小题材真情感”的,都设计出了哙炙人口的好唱段。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很能打动人心,不是单纯的说教和娱悦。问:有争议的那部分呢?争议在哪里呢?答:有争议是说一部分人觉得好,而另一部分觉得不好,它们有着明显的优点和突破,但也有着明显的不足,可以分几类:一、正史化:京剧艺术来源于民间,它的题材演义味儿很浓,而若将它们按正史的真实性改编,就会减弱善恶美丑的鲜明对比,优点是更接近史实,有深度和思辩性,问题是“看着累”,流传不广。比如《官渡之战》和《曹操杨修》吧,都是为曹操“翻案”的戏,也有一定的观赏性艺术性,可比起上述成功之作呢?明显演的不多,学唱的不多,褒贬不一。二、技巧化:这类戏多是名家量身定造之作,他们跟据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来编演新剧。这些戏有些因后继乏人,自然演的就少了,而且多重视表演一些高难的技巧而失之情节的锤炼。《响马传》就是一例,本身故事并不精彩,也没有突出的唱段,而“观阵”一场的高难度表演,虽迎来了掌声,也吓退了不少后学者。三、戏剧化:这样的作品多重视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减弱了主要演员的表演,并在化妆和舞美上更像戏剧,将戏曲的“曲”忽略了,而强调全“剧”。这样的戏特点是热闹好看,但没有突出人物和精美唱腔。像《三打祝家庄》、《瘦马御史》等。总的讲,这些戏有成功的部分,为京剧的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但同时也还有待完善,难称真正的精品。问:新编京剧的创作确实很难。答:对,最难的是京剧的大环境没有了。观众少,演员水平较低(较之鼎盛时),创作队伍更是缺乏,有的人说现在编京剧只能放弃程式求好看,把观众拉回来。这是无奈的下策,只能解一时之渴。拉回来的还可能走掉,没有真“玩艺儿”,新老观众都不认。以前是戏剧电影向京剧(戏曲)找营养,现在是京剧向他们求出路,可真正吸引观众的还是最传统的那些精华,这是要反思的。前一阵,人艺复排话剧《蔡文姬》,有人问导演苏民:这个《蔡文姬》与早年的经典《蔡文姬》有什么不同和创新呢?老艺术家苏民说:之所以要定位于“复排”而不是“重排”,就是要重现经典,能完整的不走样的把经典再演出来,我们就得脱层皮,我们就对得住观众了。京剧何尝不是呢?有谁能说自己能演与马连良同水准的《借东风》?反倒是五花八门的创编新剧显得更容易更讨巧了些,你真能演出与马连良同水准的《借东风》,还愁没观众?那时再说创新也不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