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才能并不比曹操帐下的其他人差,为什么名声不太响呢?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曹操作为三国当中最为成功的枭雄,手下的能臣也很多,荀攸便是其中之一,虽然他的名字并不响亮,但是他的才能却不必曹操手下的任何一个谋士差。
荀攸字公达,出身于世家大族颍川荀氏,是曹操手下头号谋士荀彧的族侄,年轻时便以见识高远、机警过人闻名,属于早慧型人才。将军何进秉政后,征辟海内名士二十余人到朝中任职,其中便包括荀攸,后来因种种变故,投奔了曹操,曹操见了荀攸十分欣喜,逢人便说:公达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够和他一同商议大事,怎么还会忧虑得不到天下呢?
对于曹操的推崇、器重,荀攸的表现也确实没让他失望。作为曹操的核心谋士之一,荀攸为曹操谋划出诸多妙计,其中包括水淹下邳活捉吕布、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和文丑、火烧乌巢袁绍军粮,并力主曹操消灭袁绍诸子等等,可谓见识高远、算无遗策。按照至交好友钟繇的说法,荀攸为人低调,前后设奇策共十二条,唯有曹操和他本人知道。钟繇本想将荀攸所设十二条妙计整理成书,可惜没有整理完就去世了,所有后世对荀攸的计策不甚了了。
荀攸足智多谋、心思缜密,而且深谙帝王心术,对于所设计策从来都是守口如瓶,绝不矜功自伐,所以曹操对他非常信任,不止一次的要求曹丕兄弟要礼敬荀攸。曹丕当上魏王太子后,曾去荀攸的府中探望病情,并在他的床下进行叩拜,礼节非常重。荀攸为曹操谋划一生、建功极多,由此官职、爵位不断得到提升,官至中军师、魏国尚书令,封陵树亭侯。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跟随曹操南征孙权的途中病逝,虚龄五十八岁,谥号为敬。荀攸死后,曹操非常悲痛,每当想起他来便会伤心流泪。
既然荀攸的能力可匹敌荀彧贾诩,为什么名声不如荀彧,甚至不如郭嘉?
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三大势力,数曹操手下的谋士最多。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曹操手下有三人站在谋士的第一梯队,他们三人共存一传,可见能力是相近的,这三人就是荀彧、贾诩和荀攸。让人奇怪的是,后世往往记得毒士贾诩之谋,食汉禄的荀彧,却少有人记得荀攸,甚至于连位列曹操手下谋士第二梯队的郭嘉,都比荀攸出名。
荀攸自幼眼光独到,看人非常准。在荀攸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荀昙去世。荀昙是广陵太守,手下众多,当时他手下有一个叫张权的官吏,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为荀昙守墓。荀攸见到张权后,对叔父荀衢说:“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荀衢趁着晚上张权即将入睡时趁机盘问,果然张权是因杀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隐藏身份,从此人们对荀攸另眼相待。
在曹操迎汉献帝后,荀攸才觉得曹操是他想要跟随之人,决定辅佐曹操。自荀攸辅佐曹操以来,他帮助曹操夺宛城,败吕布,赢官渡之战,一统北方。甚至于曹操都曾感慨,即便有无数谋士辅佐,他依旧对荀攸极为推崇。
而一生之中从无败绩,算无遗策的荀攸最终名声不显,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虽然建立了赫赫战功,但为人十分低调。相比于比他小六岁的叔父荀彧,荀攸没有在曹操要进位魏公时站出来阻止曹操,更没有曹操赠送食物,但器具中却空无一物的感伤故事,因此荀攸的能力与成就即便与荀彧相似,其名声也绝对没有服毒自尽的荀彧大。
至于郭嘉能闻名于世,主要在于郭嘉性情洒脱随意,为人风流不羁,做事往往不修边幅,不在意别人的说法。这样的人在当时或许会被当成另类,但在今日却极其受人推崇,正因如此,低调的荀攸自然不能与郭嘉相提并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