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云南省262万少数民族孩子进校园

从普米族山寨走出来的学生胡江辉或许没想到,他不仅顺利完成了在云南民族中学的高中学业,还把书一直读到了博士,并成为我国第一个普米族博士。如今,继获得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经济管理博士之后,胡江辉继续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

这仅仅是我省少数民族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一个例证。资料显示:我省已经形成了具有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中专、民族大学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全省少数民族在校生达262万余名,各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中专生、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

政策

“三免费”牵手“两免一补”

“新的学期到学校,两免一补真热闹;爸爸妈妈开怀笑,同学乐得呱呱叫;老师轻松把名报,勤奋学习把国报。”这是一首流传在农村校园的顺口溜,简单的几句话便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真实地勾勒了出来。

据了解,早在2000年,省民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制定了《云南省边境沿线行政村以下小学学生免费教育试行办法》,对边境沿线村委会以下小学学生实施了免除课本费、杂费和文具费的“三免费”教育。到2004年,省政府再次把“三免费”列入为人民群众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把边境沿线129个乡镇、7个人口10万以下的特有民族聚居区23个乡镇和85个村委会、迪庆29个藏族乡镇农村户籍初中生和小学生列入“三免费”范围,投入经费7263万元,受益农村中小学生达40.8万人。

随后,我省将“三免费”与国家的“两免一补”相衔接,在中央提供课本费的基础上,我省为257万名农村中小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40%,并为217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杂费,为原“三免费”地区的40余万名中小学生补助生活费。

在怒江大峡谷北端的福贡县马吉乡布腊小学,傈僳族女生艳婷芳每天往来学校与村寨之间,没有了哥哥姐姐以前上学时因交不起费用而带来的困窘。过去,因为贫困,哥哥姐姐几度被迫中断学业甚至辍学。“三免费”以及“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以来,使得许多像艳婷芳一样的贫困孩子重返课堂。

根据去年底统计的数据显示,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25%,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稳步增长。记者获悉,我省于1999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免费教育,即免除课本费、杂费和文具费的“三免费”教育,累积投入经费2.043亿元,受益学生达124.8万人次,惠及德宏、临沧、保山、普洱、红河、文山、版纳、怒江、迪庆、大理、丽江等11个州、市。在边境沿线乡(镇)、7个人口较少民族和藏族聚居区,已经出家为僧或在牧场放羊的适龄儿童都重返校园。

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41所省民族寄宿制中小学,其中,中学26所、小学15所,在校生规模近6万人。另外,办有5500所半寄宿制民族高小,常年在校生55万人。在这样的带动下,全省各州、市(县、区)也办了114所民族中小学。

曾经靠捡饮料瓶换生活费的阿昌族小伙子雷永普,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不仅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还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和雷永普一样,通过努力走出大山步入大学校园的少数民族学生越来越多,各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中专生、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

近年来,我省制定并实施了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实施方案。2006年,全省已有234名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硕士生,65名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博士生;2007年,全省计划招生295人,实际报名309人,其中报考硕士生235人,报考博士生74人;2008年,全省计划招生304名,实际报名461人,报考硕士311人、博士105人。

截至2007年底,我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共有71970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23%;成人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学生43383人,约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28%。记者了解到,不少高校均开办了少数民族以及人口较少民族班,如云南农业大学等。同时,北京交通大学等省外名校还专门在我省招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考生,且有一定的分数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