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三陵的清昭陵简介
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为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皇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2004年7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墓主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死后,继位为金(后金)主。并于天聪十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称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不仅仿照明制设立“六部”官衙,而且组织人力翻译汉文典籍,他与其父努尔哈赤一样,对满族初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规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认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了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
游昭陵时,先游前部。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参观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缭墙内,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参观罢隆恩殿,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内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
红门青坊
昭陵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为平地起陵。陵园坐北朝南,建制与福陵同式,四周有缭墙围绕,正红门辟于南面正中,由三个半圆形的红色大拱门组成,高达数米,一抹朱红,气势辉煌,门上为一座单檐歇山式门楼,门两翼嵌有五彩琉璃蟠龙袖壁,门外有下马碑、华表、石狮、石桥和嘉庆六年增建的青石牌坊。昭陵下马碑共有6座,玉带河北2座,神桥南2座,东西红门前各1座。牌坊为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檐下有仿木结构斗拱,飞脊及横材浮雕花卉、飞龙,上下横材之间镶嵌有透雕八宝、行龙等图案的栏板,四根柱脚上圆雕坐狮4对,獬豸1对,整个牌坊雕工精细,形象生动,奇花异草争奇斗艳,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门前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座小院落,是祭祖时更衣和宰牲处。
十二羽林
正红门内正中是平坦幽深的神道,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雕华表1对,石兽6对,大望柱1对。石兽依次为坐狮、坐麒麟、坐獬豸、立马、卧骆驼、立象各1对,共12个,被誉为“十二羽林”。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名曰“大白”和“小白”的两匹石马,传为仿照皇太极生前两匹心爱的坐骑雕琢。石像生后立碑楼,内竖“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一通,为康熙皇帝亲笔题书,高五米有余,重约十万斤。碑楼飞檐翘角,巍峨壮观,其旁衬以华表,更显得壮丽非凡。碑楼的北面东西两侧各有两座青砖瓦房,分别是仪仗房、奶茶房、膳房、果房,都是当年的祭祀用房。
陵寝正殿
再往北就是昭陵的主要陵寝建筑--方城,方城的正门是隆恩门,门楼体态高大,面阔三间,三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门楣上方正中挂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的“隆恩门”立额。方城是由大块青砖砌成的长方形城堡,四角分别建有重檐十字脊的角楼。进入方城,迎面即是昭陵的正殿--隆恩殿,隆恩殿坐落在巍峨的仰莲须弥式台基上,单檐歇山式殿顶上覆以黄色琉璃瓦,正中镶有三颗琉璃宝珠。两侧为东西配殿,南侧又各有一座两间二层的东西配楼,俗称晾果楼。
五供镇门
隆恩殿后有一个彩绘木门,称石柱门,也叫照牌。其上为悬山式琉璃瓦顶,两边各有一方形石柱,前后有抱鼓石,柱顶雕有铁链锁着的石兽。石柱门后有石五供,是用来镇压地宫门的,地宫门就在它的下面,有隧道直通地下宫殿。
帝业隆兴
穿过石五供北面的券洞门就进入月牙城,正面墙上的琉璃照壁壁红檐绿,上雕荷花和净瓶。券洞门之上设有明楼,内立汉白玉墓碑,碑高约6米,下承须弥座,碑额浮雕二龙戏珠,碑文以汉、满、蒙三种文字镌刻“太宗文皇帝之陵”。
方城北部为月牙形宝城,宝城也叫“团城”,城中央是涂着白色石灰的圆形坟冢——宝顶,宝顶下面就是幽深的地宫。宝城的后面是一座人工堆起的土山,顺治八年(1651年)封此山为隆业山,以寓帝业兴隆之意。
有诗赞曰
昭陵整个陵园虽建造于平地,但崇楼大殿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风景幽美,气势巍峨。清初道士苗君稷赋诗曰:“龙蟠翠嶂郁岧峣,路夹苍松白玉桥。十二羽林严侍卫,风嘶铁马白云霄。”
- 上一篇:《推背图》的历史溯源
- 下一篇:拳击运动的起源与发展